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道家思想精髓九个字【71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4-02-20 10:47 编辑:admin 点击:
  • 道家思想精髓九个字

    1、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2、道家美学追求“自然”“朴拙”,它不同于儒家美学是建立在礼教规范之上的审美。道家以在“无为”中追求“有为”为审美特征。就艺术本质而言,道家为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自由思维空间,为人们营造了平静自然的审美心态。道家认为“道法自然”,“道”是“先天地生”的宇宙本体,“道”的运行要遵循自然规律,以“道”为本原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道家认为自然中无为地存在着最高的美,从自然的本原来审视美,是道家审美的追求。

    3、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老子《道德经》之后,《列子》《庄子》等先秦道家典籍以及汉代以来的制度道教经典文献,大量地论及“平安”。其中,有两个方面内容尤其值得注意:(道家思想精髓九个字)。

    6、再从情节内容上来看,盘古神话更是寄托着先民追求平安的意愿。徐整的《三五历纪》这样叙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髙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髙,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事开端所呈现给人的空间是狭小的,整个天地就像个鸡蛋,盘古就在这个小鸡蛋里,多么压抑啊!难怪盘古要改变环境。根据汉文翁“高朕石室壁画”等文物考古资料,可知盘古是通过特殊器具来改变环境的。他左手握石斧,右手握木把,作顶天立地状,背后是开阔的天空。盘古手中的石斧既是拓展生存空间的工具,也是自我护卫的武器。无论是拓展空间还是自我护卫,都是为了平安生存。因此,盘古神话可视为上古先民渴求平安愿望的一种文化演绎、一种符号象征,盘古即是远古先民心目中的平安大神。

    7、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8、诗仙李白为什么能写出唯美的诗作?竟然与道教密不可分!

    9、八仙手中的法器神通广大,但您知道都有什么寓意吗?

    10、从学剑的过程来看,传统的武侠小说提及高手,总是描写他们如何过目不忘,学招神速,而在《倚天屠龙记》中却另辟蹊径。张无忌经历了从模仿到理解,再到心领神会的过程。渐渐淡忘招数,抓住剑意,从有到无,在从无到有。陈家洛的“庖丁解牛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个学习的过程让我不禁联想到禅宗所说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11、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12、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3、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14、咸丰八年以前,曾国藩和左宗棠等湖南当地官员的关系很紧张;再次出山后,曾国藩首先拜访湖南巡抚骆秉章和左宗棠等人,意欲主动化解矛盾,这简直和之前是判若两人。而且,曾国藩主动邀请左宗棠书写十二字篆联送给自己,即: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左宗棠看完这副对联,也知道了曾国藩“守雌”让步的态度,继而两人关系迅速改善。

    15、  道家思想对书法审美影响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原有的贵族政治体制被打破,社会发生剧变。一些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四处游说,纷纷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局面。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派别之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由于道家思想既不过于积极,也不过于消极,正好与人民的生活相契合。特别是在西汉初年的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和唐朝初年的唐太宗、唐玄宗时期,都以道家思想治理国家,一改前朝之苛政,采用休养生息的治国方略,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是道家思想治国成功的政治实践。唐太宗还令人将《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播到西方国家,扩大了道家思想在世界的影响力。道家思想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最早的自由先声。

    16、“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17、人们往往都不喜欢太美的“书法”作品,因为这种作品仅仅是服饰之美、面目之美、躯壳之美,即外在之美。真正的艺术是追求内在美的,是以朴素的,简约的,稚拙的、甚至是残缺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因为这样才能让欣赏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种种猜测。断臂的维纳斯会让人感到更美,这也许就是道家说的“大巧若拙”、“大成若缺”的道理吧。

    18、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19、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20、而且,忍者的九字真言要配合手印在几秒内一气呵成发动。颂持九字真言可以使忍者全身热血沸腾、兴奋异常,以至在战斗中可以暂时忘却痛苦,完完全全成为一部全高效率的杀人机器。

    21、兵者,由临而进,此时天地已明,阴阳已现,身内龙虎初啼,有争斗之意,当更进温养,以待咆哮之时。(人能长清静,自然六欲不生,三毒(贪怒痴)消灭,自然能一阳复来(复)卦,而常能以此纯阳之元始祖气,温养五脏神,即是涵养圣胎!)

    22、皆者,与此当明无内无外,天地如我,我如天地,皆同一理,不可躁进,不可强求当温养自然,漫求婴儿,九月功成,自然元神内现,此刻谁是我?我是谁?无分彼此,皮囊元神本为一体何有彼此,皆是我,又皆非我。于此则天地为过客,黄庭有我而独居。(九月为剥卦,后天糟粕褪去,先天真我显现)

    23、道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论核心是“道”。道家的全部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以道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上,这也是其理论的深邃之处。在道家看来,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人类生存法则、人生道德意蕴所在,思想道德教育应以道为起点,以道为指归。我们应该从博大精深的“道”论中去领会其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

    24、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25、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2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7、一灯道:“倘若我师弟也不能救,那是大数使然。世上有的孩子生下来没多久便死了,小夫人嫁人之后方始不治,也不为夭。”说到这里,想起当年周伯通和刘贵纪所生的那个孩子,只因自己由妒生恨,坚不肯为其治伤,终于丧命;而那个孩子,却是慈恩打伤的。  

    28、这五位,为什么成为千万商家眼里的“财神爷”?

    29、庄子将老子的“无”和“无为”发展到极至,即“至人”与“逍遥”。人们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可以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找到答案。他所追求的真正的“逍遥”就是“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任其自然。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才是无待、无累的至人。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至人,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逍遥游,是绝对的无待、无累,绝对的自由。

    30、  说到道家思想对中国书法的影响,必然要提到道家写经,道家写经的过程是道学与书法紧密结合、相互影响、交融渗透的过程。开始道家经书必须由精于书法艺术的经生抄写,但是在与世族名士的交往中,有意放宽了对写经者的要求,只要善于书法皆可获得写经的权利。“善书”和“有道”是对写经者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在抄写经书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书法技艺,也从中受到了道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的发展。

    31、者者,者乃成相之意,与此当显真意。龙虎上下而行,于玄关而合阴阳相遇,如春阳融雪,又如泼火遇油,自然而然一点本源现于混沌之中,活泼泼,圆融融,得大药而金丹成。(元神童子于玄关初显现,初时一点,日渐长大)

    32、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33、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3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3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7、所以企业在市场经济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忘记“和”。企业内部要和谐,才能协调运作,保持团结。尤其是企业领导,更需要有“和”的精神,要把功劳让给员工,员工才会忠诚于自己,才能更努力工作。

    38、而“知其雄,守其雌”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名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意思就是说:深知雄强、阳刚的显要,却能够坚守阴雌的柔静心态,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39、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0、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1、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42、道法自然要落实到人法自然上,人法自然是道的人性关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人法自然即顺应自然,尊重万物自性,以自然为法则,尊重本然之势,对人不强求,对己不伪饰,对事不妄作,一怀自然之志,保持虚静心态。人法自然才能疑之释然,心之怡然,得理之当然。

    43、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4、“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4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6、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

    47、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48、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49、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50、  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书法,不论是从书学理论还是书法实践都受到道家自然观的深刻影响。“自然”即真,书法贵于“自然”,以“自然”为尚,是中国书法的传统审美理想。“道”是书法艺术的核心追求,“自然”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品位,书法审美的最高标准就是无拘无束的自然书写。

    51、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52、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53、“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54、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55、唐朝初年的唐太宗和唐玄宗分别以道家思想治国,道家思想在唐代也得以广泛传播,崇尚自然真趣的书法审美观也成为唐代文士的时尚追求,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是唐代“自然”审美的真实写照。唐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继魏晋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唐代的草书更加奔放自由,狂放不羁,浑然天成,道家的自由精神成就了唐代草书在中国草书史上的丰碑地位。

    56、交友就得学八仙,看神仙们是如何有难同当的~

    57、道教经典|《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

    58、中国书道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精神之中,浓缩了道家文化的精髓。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一路走来,成为今天流派纷呈,风格众多的繁荣景象。书道创作是创作主体在继承书道传统的基础上,在熟练把握用笔、结体、谋篇、布白等方法之后,通过一定的挥运过程而形成的。

    59、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就是要竞争,争品牌,争利润,争市场。但是一个企业过于强调争,可能会发展的很快,但是也蕴含着极大的危险。

    6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62、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

    63、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64、但到了当代,书写特别是毛笔的书写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记录文字的实用作用了,成熟的书者更多的是追求身心合一的修为,所以侧重于作书悟道,而不是一味着眼于临摹求法,所以还延续“书法”的称谓就有些狭隘了,于是“书道”又回到了主流社会的视野。

    65、道家九字箴言自东汉葛洪以来,即传言有大威能,常默念这9个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恶。这是道家进入山林时的护身辟邪之术,然而很多人持诵无果,即以此九字无非传言。更有东密传出佛门九字真言解,以佛门声密,手印作为加持修行的方法,然岂不知我道家真正的九字真言修持真法。

    6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67、  “法天贵真”是庄子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被看作是庄子美学思想之滥觞。它告诉人们只有真诚才能打动别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实现“大美”“至美”,必须以“贵真”为前提条件,真实性决定了自然美,书法之美就在于写出真性情,在于真实情感的流露。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之所以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就是他在这幅作品中书写的每一个点画,都是真情实感的释放,是他血与泪的真诚倾诉,从这幅作品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对叛贼暴行的怒吼和对侄儿怜惜的柔情。这幅佳作可谓天下大美之绝品。

    68、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69、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

    70、道家追求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避免争斗,老子也曾说“夫之不争,则天下莫与之争”。这看似与现代企业管理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