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席勒文集【30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09-18 10:34 编辑:admin 点击:
  • 席勒文集

    1、仅仅因为担心祸之将临,多少人陷入最大的险境。〔古罗马〕卢卡:《内战记》

    2、孔飞力,陈兼/刘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过分的惊惶会使一个人忘怀了恐惧,不顾死活地蛮干下去。在这一种心情之下,鸽子也会向鸷鸟猛啄。〔英〕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4、如果不对宇宙的本质有所揭示,就不能消除对最重要的现象的恐惧。〔古希腊〕伊壁鸠鲁:《著作残篇》

    5、任何人只要去做他所恐惧的事,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有获得成功的记录做后盾,他便能克服恐惧。〔美〕罗斯福:《智慧的锦囊》

    6、   有好几次我沿着音乐系的围墙走,到郊外去。我总是要先遭遇琴房里传出的丁丁冬冬或咿咿呀呀的声响,还有一些松香沾着琴弦如锯齿在玻璃上移动的尖叫。这些没有提炼,没有去除芜杂的声响,好像无数利器飞镖,动态地朝着肉身投掷。琴房前有几排枝叶不展的棕榈,棕榈无处躲藏,每日都接受着音符的攻击。人不是树,无法体验树的苦痛。但是,作为生命之一种,对于噪声理应都是拒绝的。它使人感到生存的艰难,无影无形、无色无味,却让肉体痛苦麻痹,精神委靡狂躁。同时噪声重叠的地方,周边的气氛总是紧张、积郁,似乎有谁擦一支火柴,会使心头之火奔涌燎原。不过,我对琴房溢出的这些声响还是抱有期待的,宽容他们一些时日吧,他们正一天天地修正着声响的疏浅和狂驰,企图向圆润、委婉、流畅、清亮发展。有时候端坐在音乐厅里,舒适地听着台上悦耳的声调,心里会微微一热,时光居然有这样的本领,使那么些噪声变成了经典美声的传递。

    7、“这里当然是北京,但它再也不是老舍笔下的北京,不是他所生活过,他当年深深爱过的那个北京了。”

    8、担心,是人为的,这是任何身向逆境的人都有的心情,它使一个人的生活阴云密布,精神受到压抑。在此种情况下,只有你自己能够为自己解脱。只要你想解脱,主动权就握在你手中。〔科〕穆尼尔?纳素失:《愿你一生更幸福》

    9、人宁愿伤害一个可爱的人,不敢伤害一个可怕的人。维系爱的锁链,随时可以因自私的利益而断裂,却因担心受惩而加深。〔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10、Selfportrait,EgonSchiele,1906

    11、这就是乌席勒,一个德都蒙古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12、  就题材而言,还有一个现象颇值得注意。在德国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内出版界和读者似乎对纳粹德国和二战这一阶段特别感兴趣。相关作品很多,大多为英美人所写,但翻看一下有关希特勒和纳粹军官的传记作品,发现其中不少书的历史观也很有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3、如果你接受不了,你或者像《台北人》里面的一些老兵,自杀;或者像一些老将军,活在自己的回忆当中……一整代一整代地凋零,于是整个民国, 它的结局已经被写在《台北人》里面了。”

    14、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

    15、   系列10:“ 名画与圣经”(超链接)

    16、惊奇是无知的女儿,惊奇的对象愈大,惊奇也就变得愈大。〔意〕维柯:《新科学》

    17、这就是乌席勒,一个退而不休的民族文化传承者。

    18、    现在我们就爱说古人坐得住。宁静是古文人的恋人,拥之而坐。宁静使人心绪淡远,举止斯文而有雅气。坐品宁静,可以由此穿透到永久,与那时的人相聚。古文人的息息相通,从氛围上来解是同一个谜底,他们有那么多的暗合之处,如合符契令人惊艳。至于为什么会这般相似,有时只能是永久的秘密了,让他们发生同样的思索和爱情,在宁静中诞生、长大、故去。后来的空间转为“现代”,声响也变得难以捉控了。多了一种声响,静坐书斋就多了一份踌躇。当一个人守不住他的冷板凳,有许多梦想今生是注定无法实现了。渴望在蓝天白云间飞翔,迎接八面来风,这是很多浪漫气息的。商海漫游、仕途拼搏,更多的人习惯了觥筹交错中的热闹,习惯了前呼后唤的虚荣。当然,对于独处默坐的书斋生活再也不会习惯了。那个曾经闭合的范围里,曾经是精神意义上的家园,成为破旧的空巢。

    19、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中〕《论语?颜渊》

    20、除了恐惧本身之外没什么好怕的。〔英〕培根:《培根论人生》

    21、你在《Once Upon a Country》中看到的,是一个跟我们今天在电视上,或者你亲身经历过的以色列或耶路撒冷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22、当整个士大夫阶层,变得都不敢再说真话,都只懂得向上献媚,都只懂得向下欺压百姓,这个时候这个国家也就到了危亡的边缘了。”

    23、  与此对照,那些并非热点、却重要得多的作家作品更值得出版界和译者垂青。《德国浪漫派文学丛书》《当代瑞士文学丛书》这类译丛,《毕希纳全集》《克莱斯特作品精选》《诺瓦利斯文集》《巴赫曼作品集》这类作家选集都是值得称道的积累性工作,读者可以借此了解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地域或作家,加深对德语文学的认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玉书创立的《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迄今已出8卷,选译了诸多之前从未译成中文的德语文学作品,功莫大焉,希望这一刊物能够继续下去。

    24、  最后说一说笔者比较熟悉的文学类作品。相对于英语、法语、俄语、日语文学而言,德语文学在普通读者中的认可度并不高。这并不等于说德语作家和作品的知名度不高,比如歌德、席勒、托马斯·曼等大家,很多文学青年都知道,但一说到阅读,就望而生畏了。德国文豪莱辛曾说过:“哪个人会不称颂克洛卜施托克呢?可是谁会去读他?不!我们不要受人尊崇,我们要人们好好读我们的作品!”德国文学向来被认为思想性强,可读性弱。这种看法未必错,至少说出了部分事实。

    25、希望和恐惧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没有希望的恐惧,也不存在没有恐惧的希望。〔法〕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26、《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查尔斯·麦凯 / 约瑟夫·德·拉·维加,阮一峰(译),财讯出版社

    27、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总被人挂在嘴边,在这一进程中,西方思想的译介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一段不正常的封闭期之后,自改革开放起,中国对外国思想文化的译介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各种来自西方的新思潮(其实本身未必是最新的,但对隔膜已久的国内知识界和文化界而言仍然是“新潮”的)席卷中国。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和卡西尔的《人论》两本并不算通俗的学术著作在当年的销量,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天文数字。

    28、——2002年参与创意举办了海西蒙赫嘎啦牧民文化节;策划编导的歌曲集《我的克鲁克》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响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提出了举办《柴达木之夏》城市群众文化的建议,延续至今;

    29、  第23-27夜,鼓楼大街、西直门、航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