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名言【94句文案集锦】
荀子劝学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荀子劝学名言)。
2、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格言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这是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果实。
4、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5、不知儿子的为人,看看他的朋友就清楚了;不知国君是否贤明,看看他左右的大臣是什么德行就知道了。(荀子劝学名言)。
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8、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穷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修身》
9、 《劝学》开篇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两个比喻启迪人们,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使人进步。用木为轮的比喻告诉人们,学习可以改变人的现状。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现象,告诉人可以通过广博地学习和经常地反省自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修养。接着,又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者”和“假舟楫者”四个事例设喻,告诉人们:人借助于学习,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从而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10、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3、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4、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通:性)
16、 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这句话是说后生可畏,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2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2、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23、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4、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25、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26、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27、格言大意: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赞誉的为人态度。孔子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更好了。
2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2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30、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31、 格言大意:年少时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只能徒然地悲伤了。这句话提醒我们,光阴似箭,岁月如流,要珍惜青春年华,奋发有为。
3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3、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汉书·志·礼乐志》
3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5、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36、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gdwxysc217)
37、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8、格言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总是不如意。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39、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40、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
4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42、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43、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44、10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45、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46、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
4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48、 格言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总是不如意。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4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50、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
5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3、 这句话意思是:没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人,在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的成绩;不能埋头苦干的人,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荀子在此前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都是在强调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5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7、本文篇幅虽长,但层次井然。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58、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设计骗人。
59、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6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63、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64、 格言大意: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6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
67、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68、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69、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70、一个家庭走向兴旺的三个标志,有一个,就很了不起!
71、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7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3、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
74、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7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76、 《劝学》篇开篇就说“学不可以已”,开宗明义: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意思是说学习应该持之以恒。《劝学》的主旨在于劝勉人努力学习,并在文中使用大量比喻来说明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这句话之后,荀子就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无止境。
77、 格言大意: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7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79、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80、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8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82、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8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84、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穷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修身》
8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8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8、格言大意: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89、这是对那些口是心非、伪善无耻之徒的斥责之语。
90、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91、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名歌《紫骝马歌》
92、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9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