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莫言新书晚熟的人【96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06-13 11:56 编辑:admin 点击:
  • 莫言新书晚熟的人

    1、在分析本书故事特点之前,先说段趣事。网络盛传的《平安经》,成为一时笑谈,而在此期间,收入本书的《诗人金希普》中,因主人公“馒头诗”类似《平安经》的表达,也成了热搜的目标。据此,有网友称莫言是预言家,莫言最新作品的现实性由此可见一斑。(莫言新书晚熟的人)。

    2、随后的几年里,他继续沉淀自己,抛却外界的繁华浮躁,闭关潜心创作。

    3、这个短篇所讲述的故事是《晚熟的人》里唯一发生在高密世系之外的故事,其中应该有莫言真实经历的成分。主要人物是一帮聚在松花江上的诗人、作家和编辑,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4、我爷爷说:“想不到我们家还能出‘劳模儿’,你割的是灵芝草吧?”

    5、宁叶赛这个名字很有趣,取这个名字的灵感是不是来自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以这位天才却忧郁的诗人的名字命名又有什么深意?叶赛宁生前抑郁成疾,只得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他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三十岁。是他选择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离开了这个他笔下温柔美丽的人间。这与他的表哥怀才不遇而又不甘心的境况似乎有着同样的悲剧美。

    6、有人就问他:“莫老师,你的《红高粱》写得真好,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7、莫言一听这话,气的够呛,他直接对表弟说道: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从今后起,我不会再说你半个“不”字,你也不要再来找我。表弟回道:我宁愿讨饭,也不会进你的家门。

    8、一个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拨开生活的冗余,看见内心丰盈,寻回真实自我。

    9、《晚熟的人》是2020年8月1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小说集。故乡人事,但面貌全新,篇幅紧凑,却各有曲直,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从历史深处到当下现实,从开天辟地到气象万千,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带给我们陌生全新的阅读体验。

    10、为了帮这个表弟,莫言费了很多心思。他先是托人把表弟介绍到酒厂上班,但是表弟觉得这是大材小用,没干多久就不干了。他又把表弟介绍到供销社,结果他又因为贪污不干了。接着莫言又给他介绍了一份到设备厂写材料的工作,结果一年的时间,表弟却把厂里两个女孩玩弄的寻死觅活。

    11、正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莫言的想象飞越于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之上。我们不必纠结花半秒看透事物本质,还是花一辈子看透事物本质。莫言还是那个莫言带给我们惊喜的阅读体验,像注入镇定剂一样,不对往事而困惑,不因未来而焦虑,晚熟的人可以走的更远。(莫言新书晚熟的人)。

    12、“大哥,你们都说我装傻,其实我不是装傻,我们老蒋有个特点,那就是:晚熟!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佳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过目不忘、过目成诵、昏眼变明、秃头生毛,我就是个例子。”

    13、犹如穿刺进人际关系中的针芒,亦如横亘在平凡生活里的现实。

    14、有些人天生就像好斗的公鸡,从不考虑实际利益,也不考虑后果,只为争一口气,动辄就要找人干仗。这种人,活在特殊的年代里,遇到特殊的人,那可就有意思了。

    15、《红树林》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1998年根据真实案例构思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位朴实美丽的渔家姑娘珍珠从红树林边的渔村闯入现代化都市,经历了迷茫而凄楚的人生,终于昂起头,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的故事。

    16、覃桂英觉得这个世界对不起她,欠她一个解释,抑或是她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地接受自己泯于这样平凡农村妇人的命运。她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搞破坏——弄得鸡犬不宁,她好坐收渔翁之利。她做了不少违心的事。动不动就撒谎,在大庭广众之下鬼哭狼嚎地博同情,撺掇他人,利用网络煽动人们出于正义感的情绪……她本来不应该这样的,她本可以是优雅、大方、得体、漂亮的体面人。

    17、这本书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作者是莫言,更因为那些戳中人心的代入感极强的文字。

    18、内心空虚的人总是喜欢此处凑热闹,而成熟的人却懂得精简社交,在清静中提升自己。

    19、莫言写到了自己姑姑的儿子,也就是他的表弟秋生,笔名叫宁赛叶,外号叫怪物。

    20、在他看来,无论是短篇、中篇、长篇,对文学的贡献都是一样的。并没有把短篇,中篇,长篇对立起来,这三种形式是无可替代的。

    21、民国才女张爱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不知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要不也不会一度广为传颂、热度不减当年。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年少时崭露头角、一举成名,多的是摸爬滚打多年依然不温不火的无名之辈。

    22、夏日的傍晚,村里老人们坐在屋前,讲些荒诞不经的鬼怪故事。

    23、莫言讲故事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读者随着小说里的这位“莫言”,获奖后回到高密东北乡,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成了景点”。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前来的外国人。

    24、这部小说,我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作为作品里的一个人物,深度地介入到这部书里。我之所以敢把自己的真实名字放到小说里,就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来解读都是可以的。正像敬泽刚才讲的一样,我跟小说里的这个莫言是在互相的对视,我在看他,他也在看我。有的时候他在小说里的表现也是我控制不了的,因为我在生活中也许不会这样做,但是在小说里他这样做了。

    25、年轻的时候爱上什么都不为过,成熟的时候放弃什么都不为错。

    26、新书发布后,仅仅数月便收获如潮好评,成了对非议最有力的回击。

    27、在黑龙江亲手凿开厚达两米的冰面,钓起一尾大鱼;

    28、晚熟的孩子好像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逼迫着快点融入这个世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达到想要的成熟程度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焦虑、落伍、孤独,陷入危机沮丧之中。而《晚熟的人》会让我们觉得晚熟未必不好,还要做一个晚熟的人。晚熟代表着心理状态的年轻、更多的思维创造潜力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29、早熟的人容易对这个世界低头,像成熟的稻谷,被生活所累,弯了腰:晚熟的人。却像冬日山间的松柏,虽腰身弯折,却蓄势待发。

    30、宁叶赛痛斥了他对周围生活的不平甚至愤怒,比如在供销社勤勤恳恳地工作,没有人给他奖励,却还是,由于不愿意与某些人同流合污、不合群惨遭他人设计而失去工作机会,人走了还背上骂名……宁叶赛也像祥林嫂一样,默默念叨自己经历的苦难,权当是心灵的安慰,他亦无可奈何。

    31、这是一个历史造就的怪胎留在人间作怪的故事。但这样讲,对主人公多少有些不公平。她的确有令人厌恶、憎恨的一面,但其一生的遭遇也充满着悲剧性。只能说,时代种下的苦果,总会有人一一吞下。

    32、有句话说:“静下心来,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33、《诗人金希普》《表弟宁赛叶》《贼指花》也是当代题材,都与文人或者说作家有关。《诗人金希普》是一个文痞,拉大旗作虎皮四处招摇撞骗,却有着他的生存空间。《表弟宁赛叶》是一个自视很高、牢骚满腹、对他人的成功充满羡慕嫉妒恨的负能量角色,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典型存在。《贼指花》的故事跨越几十年,写了一群作家的相聚重逢的故事,松花江上笔会的情节和钱包失窃的桥段,如同阿加莎《尼罗河上的惨案》之类的写法,最终也不知盗贼是谁,反映出文人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元的利益纠葛,颇具先锋作品的特点。

    34、小汪的妻子以前是军队里的文艺骨干,外貌出众又能歌善舞,如果不是犯了错误,她就能去文工团,那她的生活形态就与更高阶层的人密切相关,她的命运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至少,她应该不是那个给人洗脚的女子,还有可能是被服务的对象。

    35、等到会识字了,莫言就以看“闲书”来充实闲余时光。

    36、那谁谁谁就是那个女同学。后来我便得了个外号叫“啥都不会”。开始我没觉得这有什么,等过了两年,我缓过神了,才觉出这个“啥都不会”简直是对男人莫大的侮辱。

    37、7月31日,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38、年少的时候,我们总想着匆忙赶路,恨不能一日千里,希望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就。

    39、小说以三叔和三婶一家的命运为主线,从家庭的建立,写到家庭的灭亡,写尽了人世苍凉和人情冷暖,细细读来,叫人肝肠寸断。但莫言在此并非一味地以悲写悲,以博取读者对人物的同情。

    40、地址:库尔勒市交通东路55号,库尔勒公路局对面

    41、每逢这时,莫言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直到天完全黑下来。

    42、当别人做的越绝,你反而越容易走出去。所以有时候你要感谢那些毫无顾忌你的人,遇人不淑,放手就是进步,越是聚聚纠缠,越是罪孽深重!当你转身,留下的是背影,面向的却是大海和星辰。

    43、其实人也一样,被欲望拿捏,就只能失去自由,任人摆布。

    4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新书《晚熟的人》,自7月31日发布起,就火得一塌糊涂。

    45、张译算得上“真正晚熟的人”,因为他在做对的事,同样“晚熟的人”还有黄渤、段奕宏、张涵予等,都是大器晚成的“影帝”。

    46、如果你早早成熟了,固化了,你将来的创作就在不断重复自己。如果你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的精神,不愿意把自己过早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这就说明你是希望能够不断超越旧我的。

    47、一个人只有安于简朴的物质享受,才能守住内心清明,不为外物所惑。

    48、《晚熟的人》这本书讲述了莫言获奖后回到家乡发生的所有事情,里面一共汇集了十二个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各自独立,却有着一样的背景。

    49、但我不愿意跟我姐姐去割草,我愿意去找田奎。

    50、余生不长,不要为无关的人浪费时间,不要因为没意义的事消耗精力。

    51、我读后感触极深,我并不是那种感性的人,而是书中的文字的确深深地戳中了内心最软弱的地方。人到中年,才开始开悟,才开始明白哪些东西该抛弃,哪些事该保留。

    52、有次莫言参加一个饭局,刚一落座,旁边的人就都围过来,一边叫着“莫老师”,一边递上名片介绍自己。

    53、《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54、学会缩小交际圈,更多专注于自我,定能活出最舒适的人生。

    55、有时候,谣言的核心是实事,就像某些故事有真实的原型一样。

    56、他沉浸在故事中,忘记了疲惫,也忘掉了饥饿,只觉得精神振奋,通体舒泰。

    57、然而即使身在“枷锁”之中,莫言仍旧坚持了一个作家的使命。在这八年里,他写过戏曲、诗歌,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考察。他依旧时刻关注着家国的变迁,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并用精彩的文字讲述着这些人这些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所做的事,都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回头再看,莫言还是那个莫言。正如他多年前在一次演讲中所说,一个作家一辈子其实只能干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58、​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成为一个什么,那么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都魂牵梦绕的什么。

    59、我们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时间干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业绩。

    60、因此,当我看到莫言的新书名曰《晚熟的人》时,心一下就躁动起来了。晚熟的人,难不成说的是我们这样的人?1998年那个“啥都不会”的小男人心头残留的无奈与哀伤如沉渣泛起,烧红了我的脸。

    61、​世界上的事儿就是这样,无论多么高的山,也有鸟飞过去;无论多么密的网,也有鱼钻过去。

    62、在这样的基础上,每一个读者在阅读莫言的作品时,也许都能够读出自己,读到自己生活经历中所记录过的东西,从而生成最强烈的共鸣。看莫言的著作,就如同看到了自己,触及到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部分。

    63、酒过三巡,场面热闹起来,大家都在吹嘘自己过往的经历。

    64、我简单回顾一下我的创作历史。我曾经有很多幻想,一会儿想写天文,一会儿想写科技,有时候也想写童话等等,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写?因为有些要写的东西不允许我去写我幻想中的东西。所以写《晚熟的人》里面这样一系列的故事,就是因为这些人物,有的就是我的朋友,有的甚至跟我像孪生兄弟一样的、彼此的知己。这七八年来确实有很多很多的感受,仿佛只能通过这样的一个角度才能把自己的这些丰富感受用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65、在女友离开后,张译的事业反而进展得更加顺利。慢慢地,因为张译的努力都被导演看在眼里,他也从一名跑龙套的变成了真正的演员,终于在40岁那年获得“影帝”。

    66、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人物都是我的小学同学,我的小学同学一下子回到差不多五六十年前,所以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故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小说里的人物跟我一起慢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在成长、在晚熟。

    67、《左镰》的绝妙之处在于留白。这也恰恰证明好看的小说不一定非得面面俱到,写尽一切细节。就像《玫瑰街角的汉子》,非常巧妙地压制了把一切说出来的欲望,让读者自行补齐那“缺失的段落”。

    68、她接受了一个之前她不放在眼里的男人,与他草草成婚,很快又生儿育女,为逃避计划生育,不得不一家人四处流浪,到偏远荒凉的中俄边境。后来回到故乡,已是物是人非。她成了一个没有户口和田地的农民。她不得不自己为自己抗争……

    69、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也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地寻找同类,最后却成了最孤独的一个。

    70、晚熟的人的代表人叫蒋二。据说,他早年脑子出现过一点问题,村里人都把他当傻瓜看待。“但事实证明,他是村里最精明的人。他前些年是装傻,因为装傻,在未免除农业税和各级提留之前,他一分钱也没交过。”

    71、三叔和三婶这两个人物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才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亮点。尽管命运不公,但三叔一直是一个积极、乐观,从不妄自菲薄也不怨天尤人的人,他充满人格魅力,有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广阔的胸怀,永远都给人一种春日阳光的感觉。

    72、随着年纪增长,他的生活越来越通透简单,也越来越有趣好玩。

    73、当别的同学去参加聚会的时候,他就和余华待在宿舍,聊文学,写小说,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74、故乡人事,但面貌全新,篇幅紧凑,却各有曲直,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从历史深处到当下现实,从开天辟地到气象万千,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带给我们陌生全新的阅读体验。

    75、他还在写高密县东北乡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写得还是那么有意思。我曾经想,高密县(现在已是高密市了)也就那么大点儿地方,东北乡也就那么点儿人,总有一天会写完吧。

    76、《地主的眼神》是个时代剧,讲述在特殊时期才会有的人物和事件。有时候意识形态的影响会绵延一两代,有时候这种影响会渗入我们的血液里,让我们一直脱不了干系。

    77、《晚熟的人》这本书,同样延续着这种人物描写的特点。在书中,莫言用12个故事,讲述了获得诺奖后八年的里里外外。12个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诞有现实。从上个世纪到当下社会,从澡堂子到网络空间。

    78、莫言,山东高密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79、我哭着说:“我跑了一下午,到处找草,但是没有草……”

    80、正如梭罗所说:“每个人应追随着自己的心,活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81、动荡不安的生活是大善的培养基地,也是大恶滋生的温床。

    82、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胆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胆越来越小,这就是早熟和晚熟的区别。

    83、如果我没有误读的话,《等待摩西》的重点不在摩西,而在等待。当然,摩西也重要,没有了摩西,也就没有了等待的对象。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篇以人物取胜的小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84、其实,不管早熟也好,晚熟也罢,还是被别人叫傻子,亦或是装傻,不下人生赛道,才会有机会赢。

    85、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86、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莫言创造了一个以“高密东北乡”为地标的文学世界,这片土地上融汇了真实与想象的故事,不仅可以看作中国社会的缩影,并且能延伸至全人类的生存境遇。他的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日、西、俄、韩等五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87、“我不敢看《二十不惑》,因为那是我想回回不去的青春,我不敢看《三十而已》,因为那是我即将面对的生活。”二十多岁的我们对这句话产生了共鸣,最近这两部电视剧热播这句话很火。如果这两部剧你都不看的话,那就看看莫言的新书《晚熟的人》吧。

    88、如果从当代作家的作品中抽出一段文字,让人们猜作者的话,莫言、贾平凹、金宇澄等人,应是辨识度较高的。民间化语言的汪洋恣肆,是莫言的写作特点,极具个性,《檀香刑》《蛙》等作品可谓发挥到极致。读《晚熟的人》可以感觉到,莫言充满乡土野趣的晓畅文风依旧,但“打滑的文风”不再明显,语言更加收束端谨,透着脚踏实地的平实气息。从本书所收作品看,无论是哪种题材,除了在人物直接引语表达人物性格需要时,有些滔滔不绝的一套嗑出现外,叙述的行文总体比较简捷。未收入本书的《一斗阁笔记》,由几十篇小品组成,文字越发精减,如《怪梦》《神迹》等,仅几百字,颇有些《聊斋》的韵致了。

    89、莫言在自己的新书《晚熟的人》中,写了自己与表弟叶赛宁决裂的故事。

    90、​早熟的人容易对这个世界低头,像成熟的稻谷,被生活所累,弯了腰;晚熟的人,却像冬日山间的松柏,虽腰身弯折,却蓄势待发。

    91、三婶是一个坚贞、刚毅、多情、意志顽强的女人。三叔死后,命运并没有放过这一家人,但三婶一直咬牙坚持到了最后,直至她深入狼穴,为子报了仇,才终于卸下了盔甲,撒手人寰。一个女斗士的形象留在了我们心间,久久挥之不去。

    92、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适时向生活抛出的难题妥协、脚踏实地。但这并不是被生活的巨浪完全淹没,失去自我,没有选择,而是咬紧牙关、坚持原则。

    93、她活得离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越来越远,她却像踏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渊薮,每走一步,都是错上加错,以致再无挽回的余地。

    94、这些技法在《贼指花》、《诗人金希普》、《红唇绿嘴》等小说里被他运用得游刃有余,搞得我非常想用一句“写小说的老油条”来形容他。可以说,在写小说这件事上,莫言真是“熟透了”。

    95、在这十二篇小说中,莫言多是以著名作家的身份,采用第一人称受限视角来讲故事,但他在弥补受限视角视野不足方面所采用的手法变化莫测、不一而足,展现了非常高超的叙事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