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农谚语有哪些二十四节气【19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4-02-23 11:27 编辑:admin 点击:
  • 农谚语有哪些二十四节气

    1、春分节气是个重要的节气,它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还有气候上明显的特征。所以“春分不刮地不消”,这里的“刮”是指“刮风”而言,刮风又要企望来刮东南风。我国东南沿海是海洋的世界,又多是热带区域,海水的蒸发量极大。东南风移居到陕北,带来温暖的空气,湿润的气流,将会把这里冻土融化开来,冻土得以消化后,草木即会长生发芽,无怪民谚说:“春分不刮草不长”。 

    2、过去的人们在冬天也不得停歇下来,忙碌地翻圈肥,或走串起来去拾粪,是为“冬闲变冬忙”。

    3、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4、8)果树开了花,就怕虫糟蹋,提前喷遍药,先治金龟甲。

    5、   云向东一场风,云向西池泊溢,云向南水涟涟,云向北冲倒芝麻淹倒谷。

    6、    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如此广阔的天地里怎么可能统统适用?的确,二十四节气最初产生于黄河流域,因此二十四节气名称所体现出的气候特点如小雪大雪,所反映的也正是黄河流域地区气候特色,对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如海南等地,即便“大雪”将临,依然花红草绿,雪的影子根本无处追寻。但是这并不影响二十四节气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每个地方都会按照当地节气的特征,来形成自己对劳作规律的理解。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带着节气的本土谚语。通过这些谚语,我们可以知道同一个节气当天,相同天气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杭州地区有“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之说,意指惊蛰前打雷,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发生水涝,影响作物生长。但在高山地区却说“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意指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来说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我们还可以知道不同地区由于气温等条件不同,对于作物的种植时间也是不同的,如山东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适时。”而湖北和安徽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等等。

    7、寓意:春雷响,大地回暖,植物开始生长,动物也开始出洞觅食,繁衍生息。

    8、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9、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10、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11、   惊蛰:“惊蛰宁,百事成”、“惊蛰动了土,倒冷四十五”。惊蛰时分如果刮大风尘土飞扬,节后多刮北风,会有沙尘暴,对果树开花结果和庄稼生长不利。

    12、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13、  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此时正值初伏前后。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14、寓意:这是山区地方的谚语。惊蛰时节前打雷下雨,山区更容易种庄稼。因为山区农田好排水,有益于庄稼的生长。

    15、小满在阳历5月21日或22日,或23日,太阳到黄经60度为准。《月令七十二侯集解》释小满为“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陕北气温逐渐高起来,土壤亦暖和起来。如苜蓿,豌豆等开出了花朵,故有“小满一枝花”的说法。 

    16、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出汗就是水缸外因潮湿形成的水珠)

    17、 “夏至十日麦梢黄,再过十日上了场”。夏至在每年6月下旬,加上十日麦梢黄,再加了十日登上场,就到了7月初旬,正好是阴历6月初旬,正应了“六月小麦子馍馍熬羊肉”一语。 

    18、二十四节气中有“夏至”与“冬至”的两至,“至”是“极”。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阳光几乎直射北回线。这时的白昼时最长,夜间亦最短。夏至过后,白天的时间慢慢就短了下来,有谚语说:“过了夏至节,一天短一线”和“夏至一过日渐短”的意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