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苏格拉底问题【65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06-08 12:08 编辑:admin 点击:
  • 苏格拉底问题

    1、“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2、(12)施特劳斯,《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张缨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页42(以下简称《柏拉图式》,随文注页码)。

    3、柏拉图竭力在《理想国》中摒弃“意气”中“爱欲”的成分,但是施特劳斯指出,即使是所谓意气中追求的“为国捐躯”这样的高尚荣誉,其背后本身也反映着一种冲动的欲望而非理性的指导。那么进一步推论,我们一旦认为某一个事情是“好的”,那么我们就会去做他以实现自我认可的价值,这背后实际上也可以解读出“爱欲”的因素,只是他们针对的对象不同而已。因而“意气”对于任何人都是普遍的,且人无法摒弃“非理性的爱欲”。(苏格拉底问题)。

    4、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罗!”

    5、“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自古以来都是人类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命题之对于个体来说,认识自己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过程,更是自我整合的关键和第一步。

    6、从色诺芬《回忆录》的文本中看,苏格拉底所追求的善本身似乎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从他与尼各马希代斯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一些与《申辩篇》中矛盾的地方。《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在讨论“谁可以教青年人?”的问题时候,似乎流露出的是一种“工匠型的智慧”,即每个人都专有其所长。但在《回忆录》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告诉尼各马希代斯“不管一个人领导什么,只要他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而且能够达到这个要求,他就是一个好领导,不管他所领导的是一个歌舞团也好,是一个家庭、城邦或军队也好。(8)”

    7、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8、经由第一层论罪的辩护,《云》引出了苏格拉底问题的第二层含义:知识与正义如何统一。《云》中的苏格拉底非常类似于现代教师:以知识为业,并渴望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世人,不曾将知识用于谋取名利。但即便如此,阿里斯托芬仍然控告:苏格拉底置身于不义世界之中,却缺乏对这一世界的审视。一个缺乏对正义探索的世界不可能是正义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知识可能导致不义。而在这种不义的世界中,苏格拉底最有可能成为替罪羊,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没有不义的意图。他的边缘性造成世人对他的误解和偏见,进而为其不幸的结局埋下伏笔。斯瑞西阿得斯是常人,却也是政治人乃至僭主,其最核心的行为乃是将强力施加在弱者身上,“就像一个手握暴力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烧房子一样”。这样,言辞与暴力都可以成为僭政的门径,而探索僭政的本质,其目的则又是探索何为正义的生活、如何过上正义的生活。

    9、这件事发生了,对你来说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10、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曾经指出,雅典人对他的第一批错误印象是来源于阿里斯托芬在《云》中对他“智者形象”的描写。《云》是最早对苏格拉底形象进行描绘的相关文本,其中苏格拉底的形象,在我看来是一个捉摸不定,掌握辩证法且酷爱自然哲学的中年人。既然是喜剧,“滑稽”必然为其特色,而“后者(滑稽)用艺术来解脱对荒谬的可怕(1)”。那么显然喜剧中的应该有荒谬的因素存在。

    11、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

    12、想象一下,如果你相信小狗是危险的,你在街上看到一致小狗,你脑子里可能会冒出什么念头?……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13、所以苏格里地的发问是开始于怀疑,目的是寻找真相,怀疑并且去探查对方前提的准确度,理顺并怀疑逻辑推理过程,在连续的发问过程中,让对方自己发现自己的谬误。 这个过程中有助于让对方脱离“茧房”的束缚,这个连续的提问引导对方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近而能得到不同的结论。

    14、XenophonandtheTenThousandHailtheSea 

    15、“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16、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会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找到错误所在。

    17、从信仰上来说,《云》中的歌队仍然是象征着传统的雅典城邦的信仰,他们歌颂宙斯并且仍然在苏格拉底呼唤云神的时候歌唱出超然的审美意味。但是从功能上来说,其竟然承担起了与台下观众互动提醒的功能。即黑格尔所说的“个体意识已经意识到自身,并将自身表现为绝对权力”喜剧的“荒谬审美”与悲剧强烈而崇高的意志冲突不同,它需要每个个体对歌词以及演员的行为进行思考,并联系他们的伦理标准来判定其是否荒谬。这是阿里斯托芬对传统悲剧艺术的革新,而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着雅典人的“个体意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能如尼采所述,阿里斯托芬等守旧派反对欧里庇得斯以“思考者”的“知觉”去进行艺术创作,但其本身在《云》中也用到了类似的手法。 

    18、“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19、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不难看出智才明哲的高超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幽默是智慧的闪光,幽默不是庸俗的、轻浮的笑语,或是油嘴滑舌的表现,而是洞察世界,入木三分,又言简意赅,含蓄诙谐,寓意微妙深邃,给人以启迪和韵味。

    20、综合以上两点,只有当苏格拉底直接面对民主权威,并且用他的雄辩与他人看来的荒谬去与权威对冲的时候,权威中的个体才会在愤怒中脱嵌出共同体。实际上真正使得苏格拉底悲剧诞生的,是他在被判有罪后量刑时的第二次辩护,在这次辩护中他可以说极尽一切嘲讽来激怒在场的群众,并且对死刑表现出毫不畏惧。在场的群众必然是愤怒的,因为他们第一次发现有人竟敢如此蔑视权威,而正因为被蔑视,人们才真正发现了他们本身强力的存在。最终愤怒的公民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强力,并且更多人改投了苏格拉底以死刑,这时苏格拉底才真正的由个体荒谬升华入了悲剧。

    21、(14)(美)列奥·施特劳斯经典与解释系列8苏格拉底问题刘小枫陈少明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2、“你们各自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最在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23、这样,《云》对苏格拉底问题的讨论,首先呈现为对苏格拉底是否有罪的探讨。在这里,《云》的作者阿里斯托芬毋宁是为苏格拉底做辩护:一方面,苏格拉底的确很穷,并未以兜售诡辩术谋生;另一方面,苏格拉底确实渎神,但斯瑞西阿得斯同样渎神(控告人自身即缺乏合法性),且苏格拉底并未以向年轻人兜售自然科学的方式违反雅典律法。

    24、而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对当时希腊整体的教育背景进行探查。一是传统教育,也即诗教,主要是在儿童6至15岁时进行的以识字、弦歌、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初等教育。其中,诗教是核心,美德教育是关键,以背诵荷马、赫西俄德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为主,旨在通过作品使儿童受到道德意识的熏染。二是以悲喜剧为蓝本的成年公民的中等教育,其中涉及智术师教育的重要主题。在当时,雅典民主政治获得长足发展,外来工匠获得公民权、法庭上的普遍辩论、演说术的发展,等等,使得演说术成为获取权力的重要手段。由此,亚里士多德把中等教育视为有能力行使公民权的教育。这样,初等教育的传统气质与中等教育的现代面相之间不可避免地爆发冲突,特别是中等教育中强调辩论术的知识与传统教育所关注的德性存在严重矛盾。这样,新旧教育的实质是不同性质教育形态间的斗争,而苏格拉底问题的背景乃是雅典教育的传统与现代之争。诗教提供了雅典人基础的、基于神学诗教的伦理价值观,但智术师却提供了有用的知识与理性的工具。哲人的任务即在于综合诗教和智教有益的一面,这是自苏格拉底至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核心。

    25、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26、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27、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28、一人郁郁寡欢,骨瘦如柴,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29、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的,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30、他象征着一次对过往原则的玉石俱焚的攻击。活着的人以为反抗者死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在他们意识到自己拥有“绝对力量”的一刹那,从前曾支撑他们的那层酒神迷狂彻底崩坏了。

    31、在说谎者悖论中,一个撒谎者说的是全部撒谎者,一句话说的是这句话本身,一个勋章上表达的是关于全部勋章的论断。所有这些句子谈论的都是关于句子本身的事,都出现了自相关。它们是不是因为自相关才引起了麻烦?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避免自相关,是不是就能够消除矛盾了?

    32、黑格尔认为,悲剧必然需要两种正义来对冲才可以显现出其悲剧的本质。但细细反思,如果仅仅到申辩篇篇,苏格拉底似乎还只能是一个现有秩序的高明破坏者,他充满悲剧色彩,但还缺那临门一脚的“正义”。显然克力同篇为整部剧画上了“点睛之笔”,因为我们看到在这部对话中,苏格拉底在20多天的冷静后借法律女神之口,说出了他理性主义下最后温存的一丝未被怀疑的正义——“城邦共同体的最高权威”,按照施特劳斯的说法来说,这是苏格拉底的一种节制,即“承认在政治生活中有益的、并非真理的意见。(5)”。分析到这里,我们需要重新反观,苏格拉底为何而使用他那摧毁一切的辩证法,以及他做这一切是否有其目的所在。

    33、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34、这三个问题从一千多年前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真正能够给出一个定论。

    35、(14)施特劳斯,《论柏拉图政治哲学新说之一种》,前揭,页166-167及页167注

    36、“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37、“直接的东西不再有效准了,它必须对思想说明它存在的理由。(6)”实际上,如果从“主体意识通过概念来把握存在”这一线索来看,苏格拉底的“破坏性”和“建构性”其实是统一的,他们都建立在主体对事物的反思和重构。苏格拉底辩证法表现为迫使对话者去省察其所直接得出的概念在所有状况下是否具有“普遍性(universal)”。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逻辑并非是智术师的歪曲逻辑,因为在归谬和举反例的过程当中,苏格拉底所采用的价值原则往往是完全由对话者所提供的。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一过程与其说是“破坏”,不如说是确定“普遍性(universal)”在与“特殊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其是否会被内容中的条件所限定。

    38、首先,我先展示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种意见:苏格拉底是在用“超雅典性”的思维方法在探索具有“雅典性”的普遍正义,或者说普遍的善。

    39、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40、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写下了许多著作,并且在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学院。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如同许多古老的文献一样,柏拉图留下的文集残缺不全、存在许多争议。

    41、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42、因此苏格拉底自认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所以才不耻下问。在问答过程中,不带自己的观点(如果自带观点,即是偏见,自带观点情况下人人都会有过滤掉不利于自己观点信息的倾向),保持中立。

    43、                                        论文作者:曹智诚

    44、到了青黄不接的少年转青年的阶段,经了些世事,受了些挫折,头脑中的问题一天比一天多,开始质疑友情,怀疑爱情,抨击权力,憎恶金钱,痛恨战争。

    45、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人们的思想变化有着透彻的洞察和了解,他是古今中外能使别人心服口服的第一个人。苏格拉底对别人的错误从不采取指责的态度,而是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即幽默感。

    46、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47、无论探讨什么?都离不开一连串「是什么」的「定义界说」提问法。

    48、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49、因此,古典政治学的内核其实是人的教育与公民教育。从表面来看,《理想国》是对诗人与诗书是所塑造的多数人暴政的批判,实际上,《理想国》是在暗中瓦解和转换智术师的教育,把中等理性教育中的实用教育转化为能够实现灵魂转向的人的预备教育,其关键在于化解了论辩术和演说术这两个智术师教育的核心。如果说初等的诗歌教育是以美好高贵的谎言编制一种真实的梦境,那么中等理性教育则是让人清醒,使人通过影像来达到真实,或至少认识到言辞所塑造的东西全都是影像。言辞可以是对实在的模仿,却无法取代实在。这样,中等教育的实际目的乃是要促成灵魂的转向,这是整个苏格拉底教育的核心,也是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志。经过中等教育,一个人才有可能意识到他之前所受的一切教育都是虚假的。自然哲人和智术师如果只停留在中等教育,那么这种教育所提供的不过是一种没有结果的相,而非事物本身。只有待到灵魂转向的实现,苏格拉底的教育才会开始。中等教育是对初等教育的反省和批判,担负从意见和变换的世界转向灵魂和真理的世界的预备任务。没有灵魂的转向,那么人的心灵便将永远在洞穴中徘徊,至多能跑到影墙之后,成为高明的智术师。

    50、“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51、如何招架这「是什么」的问题串?我会将它们演变成「为什么」?

    52、不过,这个理论恐怕不会被尼采所接受。首先,“诗人降格为情感的模仿者”本身就违背了尼采的所提到的艺术中“酒神精神的源泉”。其次,让诗人去歌颂“正义中的节制与美德”,岂不是在尼采看来是个天大的笑话?可见,施特劳斯希望借鉴一些尼采的审美式方法来调和“理性主义中爱欲的因素”,但显然并不是那么的成功。

    53、柏拉图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54、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乱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55、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56、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容易回答的抽象问题。我只能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在我看来,两者都不是最先的,最先的应该是有一个“日神式的个体”——类似一个卡里斯玛型的人物的出现。以文革为案例来看,毛泽东本身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这样充满神话色彩的个体,要为集体指明一条在当下即可以获得强烈刺激回馈的前进方向,而整个社会就会在这样的过程中“酒神化”。这一方向必然是一种任何其信仰者都可以前进的道路,说人在这其中获得平等,不如说是人们根本不再意识到个体的存在,于是就是“个体化原理的崩溃”。从前会被个体仔细审视的“意见”,在这里因为这种“酒神的冲动”而获得了超强的生命力,直接成为了人们意识的主导。这个过程中,“狂热的诗歌”和“极端情绪”成为了正反馈依存的力量,并且使他们在迷狂中越走越远。

    57、明确了苏格拉底的善具有超越性的原因后,我们来看一下苏格拉底所追求的善可能是什么样子。先看《回忆录》中苏格拉底的对话:“只要他们能够发现他们的祖先是怎样行事为人的,而且自己也奴隶照样去做,他们的威力就不会比他们的祖先的差。

    58、(17)(美)列奥·施特劳斯经典与解释系列8苏格拉底问题刘小枫陈少明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9、“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60、“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

    61、谈到这里,苏格拉底之前使用辩证法的原因似乎也变得清晰起来。“如果苏格拉底要显示正当言说的力量,他就必须使正义整个地从神话、从古代的传言和传统中脱离开来。(13)”所以我的猜想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本身其实是为了重新清扫“古代正义基石”之上的一切尘埃,以为雅典城邦重构起一套完整牢靠的价值,并可能将其灌输给礼俗遭到摧毁的青年们。

    62、(1)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6

    63、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64、  笔者不禁想起1980年代初期曾读到过的苏联作家拉斯普金的一部小说,故事情节讲什么已经完全不记得,但小说篇名一直留驻心中:“活着,可要记住”。这话令人难忘,因为它提醒笔者,无论经历过什么,我们活着时要记住的不仅是自己在历史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遭受的令人绝望的恶,也要记住,无论怎样的历史都抹不掉世上始终都有的美好、高贵、纯净、卓越的德性,这些德性只能凭靠自然[天性]而非历史而在——张志扬教授当年在冤狱里读哲学、自学德语时还不到三十岁,追求美好、高贵、纯净、卓越的天性在历史的恶中证明自己绝不受历史的“非常时刻”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