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表达爱国的诗句【60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4-01-22 11:23 编辑:admin 点击:
  • 表达爱国的诗句

    1、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2、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4、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7、出处:(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8、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9、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0、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11、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1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4、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15、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6、我爱新中国满目疮痍的苍凉,也爱她万家长安的繁华。爱她万古长青,爱她海清河晏。

    17、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宋纁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19、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2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2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2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未没,黯黯见临洮。

    24、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5、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26、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8、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9、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30、“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31、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34、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35、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3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9、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4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2、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43、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4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45、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拿破仑

    4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47、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48、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4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0、赏析: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力强,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5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5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53、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54、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5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56、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57、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58、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5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