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庄子名言警句【90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11-07 09:57 编辑:admin 点击:
  • 庄子名言警句

    1、有比天地还更早地产生的物体吗?物的产生不能在物之前,产生物的即非物。况且产生万物的非物(即道)它生化万物是无穷无尽的。(庄子名言警句)。

    2、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大宗师》)造物者是铸造的工匠,人不过是他所铸造的物件而已,一切应顺乎自然,否则便被视为“不祥之金”或“不祥之人”。

    4、解析: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一《庄子,养生主》

    6、解析: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8、将为(月去)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扁囗。此代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匠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反智也,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9、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0、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1、生死与世界的创生庄子在《应帝王》里描写了一个“浑沌之死”的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12、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3、孟子名言中更为人知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4、1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6、15)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忘却脚,什么样的鞋子都适合;忘却腰,什么样的带子都适合;忘却是非之争,心里就感到舒畅;内心不变,不屈从外物,遇到什么事情都舒适。开始时舒适,而且一直处于舒适之中,这是忘掉舒适的舒适。--庄子《庄子·达生》

    17、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9、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20、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21、(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22、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23、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24、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2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2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7、“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28、2)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庄子

    29、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30、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34、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35、解析: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36、4)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庄子《庄子·天下篇》

    3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3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一《庄子,知北游》

    40、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41、15)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庄子《人间世》

    42、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43、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以下凡引《庄子》,只注篇名)帝儵帝忽为了给浑沌以人的七窍以报其恩德,结果反而导致了混沌的死亡,这个寓言有着深刻的涵义。

    44、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庄子认为,天地赋予我形体来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来使我疲劳,赋予暮年来使我享受清闲,赋予死亡来使我安息,所以以我生为乐事的必然以我死为乐事。

    45、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47、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

    48、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49、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50、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51、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52、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53、解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54、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55、10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56、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庄子的生死哲学只是浅表层次,庄子是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来揭示“道”的本质、作用以及世界万物的产生,也就是说,生死问题是庄子哲学体系建构的基点。庄子生死哲学充分表达了庄子思想的本体关切:生死与世界的创生同步,生死与“道”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对生死的超越即是对“道”的认同。

    5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58、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这甚善。儵与忽谋极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这。”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5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0、《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61、(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6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6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6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65、10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语录

    66、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生硬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67、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68、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69、13)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庄子《渔父》

    7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71、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7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73、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74、译文:下辈子的事情是不能预料的,过去的事情是不能追回来的。人生在世和世界万物相比不过是短短一瞬间,在还没有好好体会的时候,他就过去了或者嘎然而止。所以该珍惜的要珍惜,该放弃的要放弃,不要太执着、拘泥于一定事物之上,人活天地间要得其所不枉其一生就可以了。

    75、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76、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77、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78、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79、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80、(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8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82、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83、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84、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85、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86、庄子哲学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死哲学。历来对庄子生死哲学的探讨皆局限在较浅层次的揭示和罗列上,充其量不过是把其归结为一种自然主义对生死的超越境界,很少去发掘作为生死哲学的深层本体意蕴。

    87、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88、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8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