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墨家思想【31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09-12 09:46 编辑:admin 点击:
  • 墨家思想

    1、比如说李约瑟。李约瑟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化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科学史家。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到中国来研究中国的科学思想,研究《墨经》,跟钱临照(钱临照,江苏无锡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金属晶体范性形变和晶体缺陷研究以及物理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交朋友。

    2、墨家作为平民代表,如果不是老百姓无路可走,谁会愿意打打杀杀?

    3、这种思想再一次体现出了底层人民渴求平等的心态,因为墨家是个小团体,所以这种财产公有制是能够实行的。

    4、换言之,墨子就是没把自己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而是把自己的父母等同于别人的父母。

    5、道教与墨家思想(3)——《太平经》与《墨子》

    6、一个限定是爱的资源有限。灾荒之年,家里就一口粮食了。这时候,你是给自己的父母,还是给别人的父母?

    7、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

    8、整体而言,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9、晋代葛洪撰《神仙传》,载墨子“委流俗以从赤松子游”,入周狄山精思道法,后得地仙。此乃神仙家之想像,实为虚诞。

    10、第兼爱与非攻。天的意志就是要人“兼爱”。墨子看到当时各国征战的惨祸,心中不忍,他作为一个热心救世的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战争,就必须使人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就是墨子的“兼爱”论。他说:“诸侯相爱,则不野战……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调和;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的“兼爱”论,在阶级社会完全是天真的幻想。一向主张实干的墨子是不会忱于幻想之中的,于是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墨子认为,不爱是天下一切罪恶的根本,而天下最大的罪恶是侵略战争。墨子说:“利便是义”。义是利的美名,利是义的实用。侵略战争所以是“不义”,是因为“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这是说,发动战争不仅本国要消耗很多资源,死很多士卒,无论是对方还是己方,都有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战争是最大的“不利”。因为不利,所以不义。墨子说的“利”不是自私自利的“利”,而是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是“兼爱”的真义,也是“非攻”的本意。

    11、齐国齐威王效仿,创立了史上最有名的(稷下学宫),并且欢迎任何学术来探讨,这也是诸子百家争论最为激烈的学术圣殿。(墨家思想)。

    12、除兼爱的核心思想以外,墨家还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反对当时的诸侯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并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先秦时期颇为流行的天命论,同时又承认鬼和神的存在。

    13、诸子百家时期是我们的文明第一个发迹时期,民国时代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14、《吕氏春秋·去私》载:墨者有钜子腹䵍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䵍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15、第聅刑。孙诒让指出:“《说文·耳部》云:‘聅,军法。以矢贯耳也。’‘射’正字作‘聅’,与‘聅’形近。”这种刑罚多在军事刑法中使用,即对罪犯以箭镞穿耳。《墨子》提到的聅刑有:“有司出其所治,则从淫之法,其罪射。矜色谩正,淫嚣不静,当路尼众,舍事后就,逾时不宁,其罪射。……无敢有乐器、弈棋军中,有则其罪射。非有司之令,无敢有车驰、人趋,有则其罪射。无敢散牛马军中,有则其罪射。饮食不时,其罪射。无敢歌哭于军中,有则其罪射。”官吏公布处罚的条例,放纵淫乐者,判罪为以箭穿耳。傲慢欺人,喧叫不停,阻挡众人通行而导致众人迟到,超过时间而不请假,判罪为以箭穿耳。军队中不能藏有乐器和下棋,违者其罪为以箭穿耳。没有上级的命令不能驾车奔驰、聚众奔跑,违者其罪为以箭穿耳。不能在军队放牛马,要按时吃饭,不能在军队中唱歌和哭泣,违者其罪为以箭穿耳。

    16、《太平御览》卷引《墨子五行书》说:“墨子能变形易貌,坐在立亡。蹙面则成老人,含笑则成女子,距地则成小儿”。种种关于墨子的神仙化以及墨子具有神通广大的道术的传说,一是由于墨子主“天志”、“明鬼”之说,宗教色彩浓厚;二是墨子及其门徒多系劳动者,不少是手工业劳动者,很重视技术,有的流为方述之士;三是墨子之学“重生”,此三者都是道教教义的基石。因此,墨子对道教的传统影响,是一直存在的。

    17、孔子的仁,来自于爱人;孔子的爱人,来自于孝,然后以孝为源头推广至天下。那么,兼爱呢?

    18、墨家学派的思想和主张还是很清楚的,它有自己的纲领。墨家学派实际上不仅仅像个学派,而像是一个带有明确纲领的政治组织。

    19、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

    20、所以,逻辑上推敲到最后,一定是爱自己胜过爱所有人,于是沦为自私之爱。

    21、第斩,即杀掉的意思,这种用法在《墨子》中很多。①“大将必与为信符,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信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以闻大将。当止不止及从吏卒纵之,皆斩。”大将必须给守城人发放信符,巡查守城的人也必须持有信符,对于信符不合或夜间口号不相合的人,伯长以上都要扣留,并报告给大将,应当扣留而不扣留或让随从吏卒放跑者,杀掉。②“卒有警事,中军疾击鼓者城上道路、里中巷街皆无得行,行者斩。”突然发生敌情,中军赶紧击鼓三次,城上与城内道路街巷都不能随意走动,违反者斩杀。③“皆就其守,不从令者斩。”守城的人各自坚守岗位,不服从命令者斩杀。④“奸民之所谋为外心,……与父老及吏主部者不得,皆斩;得之,除,又赏之黄金,人二镒。”奸民预谋通敌,……里长与父老及该地段主管官吏没有预先发觉者皆斩杀,如果预先发觉,免罪,并且每人奖励黄铜四十八两。⑤“大将使使人行守,长夜五循行,短夜三循行。四面之吏亦皆自行其守,如大将之行,不从令者斩。”四面城墙上的官吏也要和大将一样自行巡查他所守卫的区域,不服从命令者斩杀。⑥“慎无敢失火,失火者斩其端。……伍人不得,斩;得之,除。……及离守绝巷救火者斩。……部吏亟令人谒之大将,大将使信人将左右救之,部吏失不言者斩。”谨慎不要失火,失火者斩其祸首,同伴不举报失火者斩杀,举报者免罪,离开守城岗位而擅自跑到别的街巷救火者斩杀。部吏赶快派人报告大将发火了,如果不报告而延误时机者处斩。⑦“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喧嚣、三最并行、相视坐泣流涕。若视举手相探、相指相呼、相麾相踵、相投相击,相靡以身及衣、讼驳言语,及非令也而视敌动移者,斩。伍人不得,斩;得之,除。伍人逾城归敌,伍人不得,斩;与伯归敌,队吏斩;与吏归敌,队将斩。……当术需敌,离地,斩。伍人不得,斩;得之,除。”敌人突然来袭,严格命令官吏百姓不许喧哗、三人相聚的并排行走、对面坐着哭泣流涕、举手打招呼、指手画脚呼喊或挥舞、互相践踏、扔东西、打击、摩擦、吵架以及未经许可自行视察敌人动静的人,处斩。同伴不举报处斩,举报者免罪。同伴中人有越城投敌而不举报者处斩。伯长投敌,队吏处斩;队吏投敌,队将处斩。如果敌人进行时擅离岗位者处斩,如果同伴擅离岗位不举报者处斩,举报者可以免罪。

    22、‘非攻’,法家是强调以战止战的,齐墨与楚墨都是反战。

    23、墨子本身就是一人身具这三项才能的天才,而他的弟子里也注定由这三类人才组成。

    24、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墨子墨家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经过了战国中期的辩论,又到了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时写了《墨经》。这个《墨经》是战国末期的著作,因为他跟荀子、公孙龙子(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是同时代,都快到秦始皇统一了, 此时写了《墨经》,这个时候的《墨经》有一万多字,没有一个字讲天志、明鬼的,也就是说墨子迷信思想已经被彻底清除,全是讲科学。

    25、在法家篇笔者将细谈秦国政治与法家思想是怎么磨合的,为什么只有秦国的君主接受了法家法治派思想。

    26、所以,墨子说: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一旦主张有天,那就必须主张有鬼神,否则逻辑上不自洽。于是,天最大、次为鬼神,最下才是人。

    27、“力,形之所以奋也。”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说力是物体之所以能够有加速度,能够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这就接近于牛顿的力学,伽利略的力学。

    28、所以,孟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把孟子的这句话抄全了,则是: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29、这里我想再着重探讨下楚墨‘动私刑’的话题。

    30、但是,理论问题,不仅需要细腻推敲,还要往往要玩到烧脑的层面。所以,我们必须拿出“樊迟问仁”的精神,反复追问、反复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