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暗示的心理学效应【77句文案集锦】
自我暗示的心理学效应
1、心理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己使某种观念影响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习惯照照镜子。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怀疑自己是否得了病,继而觉得全身无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作用。
2、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3、所以要想让暗示效应放大,就要搞清楚你要什么,选择你想要实现的目标,将注意力集中目标,而不是不希望实现目标上,你所期待结果才会有最终实现可能性。(自我暗示的心理学效应)。
4、当我们感觉到来自他人的暗示,甚至已经因此而导致自己身心发生改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暗示的来源、原因以及对自己的作用,尽量做到接纳积极暗示,摒弃消极暗示。
5、你觉得自己行,结果你真的行;你觉得自己不行,结果往往失败。“越相信什么,越发生什么”,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6、而与它相反的是一群,相互依存模式的人,她们去做判断时,会强调社会角色和当时情景。
7、 此外,一些零售商经常在收银机周围摆满了引发顾客购物冲动的价格便宜的小商品,其实不妨尝试着摆放一些不是很引人注目的高价商品,以便让消费者为买到价格适中的商品而感到欣慰(哪怕这些商品的实际价格也许比在别处贵)。
8、很多人,在接人待物时,表现得十分热情,随和,善良,她们关注别人的优点,总是能愉快的和人相处。
9、家长不应当对孩子说:你真懒,或者你怎么就这么笨。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让你的孩子真的变得"很懒"或"很笨",即使他本来很勤快也很聪明。
10、阿伦森效应(得到赞扬就开心,失去赞扬就灰心)
11、但经医生检查和化验后,发现并不是怀孕。这是因为想怀孕的强烈愿望及焦虑的心理因素,破坏了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影响下丘脑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使体内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暂时闭经的结果。
12、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最好的建议是,暗示力对你的“要”与“不要”并无偏好,而是更多是你专注行动是什么,你就会召唤什么,如果你想要如愿以偿,必须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事物上,并且持续集中,在那个时刻你才能明白什么是暗示的魔力。
13、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自我暗示“自己对自己进行的心理暗示”的方法:
14、本文整理了5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或定律,分为成长认知、现象解释、行为处事、人际印象四个部分。每个效应或定律内容均采用“定义+理解词句+理论背景+案例”的结构整理,便于通俗理解。理论内容更新截至2019年。
15、而这个时候,周围的人有可能说,你抑郁就是不够坚强,不够勇敢,意志力不够坚定等等,这一点是非常致命的。我们一定要了解,抑郁症是有生理基础的,不仅仅是和心理有关,而且和生理有关的。
16、生活中,其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各种暗示。(别说你没有受到别人的暗示,有时候的暗示,在你没发觉的时候已经自己接受了。)
17、案例:嘟嘟最近在学习设计,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不错的设计教程时,爱不释手,花两天时间就学完了,对其中的要点记忆犹新。
18、惯性定律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显现定律显现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的时候,它们最终都必将显现。
19、拥有独立自我模型的参与者,会更快的将这个人的举动,和他的性格特质联系起来,比如,他是一个谨慎的人,神经质,强迫症的人。
20、抑郁症患者往往容易钻牛角尖,会因为一件小事一直抑郁下去,伴随的还有心烦、敏感、失眠等症状。
21、案例2:传说有一种面包游戏,由于面粉是垄断经营且限70袋批发,加上拍卖模式,面粉价格屡创新高。与此同时,票号印票、投机炒作成瘾,导致面包价格连年攀高。直到,一些面包尚实在卖不动了,就临时雇退休广场舞大爷大妈到面包店里表演抢购,好些消费者开心成交,其中不乏首付是“四个养老金荷包”赞助的、首付的一半是借来的...,为了维持面包价格,又推出面包限买、贵族面包、秀才面包等概念...特别有意思。
22、三个有趣的实验心理暗示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以下三个著名的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心理暗示的作用。
23、这就解释了,为何有些女人,明明在婚姻里很痛苦,但是却看不起那些大龄未婚,或者离婚离异的女人,因为她强化自己的生活模式,来掩饰内心的失落。
24、每个念头,任何意念,都会产生对心灵的暗示。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能心存“自己不行”或“自己不能做”的想法。一旦认为“自己不能做”时,潜意识会运用它巨大的力量向不能做的方向发生作用;如果一直认为“自己不行”,潜意识就会倾其全力,把你变成一个什么都不能做的人。一旦你凡事都认为“自己能行”、“自己能做”、“自己能干好干出色”,潜意识也就变成一种无形的积极力量,把你推向“能”的生活轨道,事事能干好,干出成就和光彩来。
25、哮喘发作是实,打破挂钟后哮喘被控制了也是事实。而“治好”哮喘的那“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却并不存在,这种“想当然”就是心理上的暗示。
26、例如在考试心理的调整中引导学生变"我一点没底,我恐怕要考砸"变为"别人行,我也行"。
27、教师和家长都是必须谨小慎微的人,因为儿童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
28、所谓“自我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对生理状态产生影响。
29、一名叫莫里·法瑞德的私人医师,因为工作繁忙,常常发现关键时候自己缺这少那。有一次,法瑞德正忙得焦头烂额时,一名叫卡西·杜德利的病人,一进门就敲着医生的桌子大声喊道:“该死的,快点给我拿一瓶安眠药!”很显然这是个不好惹的主,可不巧的是,法瑞德发现安眠药已经全部卖光了。他稍稍动了一下脑筋,然后拿了一瓶没有标签的维生素片递给了杜德利:“做个好梦,先生。”这原本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行为,但没有想到凭借这瓶维生素,杜德利睡了一个好觉,效果就跟吃了真的安眠药一样!这个故事说明自我暗示对人的心理作用是很大的。
30、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说出来。比如,当你感到很紧张的时候,不妨直接对自己说:“我现在很紧张,我在发抖,我出汗了。”这样一来,紧张的心情得到了释放,你会感到轻松一些。
31、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32、当你感慨纳闷,为何会无缘无故讨厌一个人时,别惊讶,要么她像你,要么她和你相反。
33、让快乐的元素围绕着你被负面能量包围的我们很容易陷入到怀疑人生的状态中,我们需要让自己的生活随时被快乐感染。比如,收藏一些段子网站或者搞笑视频,工作疲惫时听些轻松欢快的音乐,和开朗热情的同事多多互动交流等等。给自己制造一个欢乐的环境,让心灵时刻感受到愉悦。
34、我们有权无缘无故的讨厌一个人,但如何讨厌的指数,和对方的冒犯行为不成比例的话,可能我们因为对方的成就,而感到不安,嫉妒等。
35、也称责任分散效应,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的现象。(由心理学家BibbLatane于1970年,随后在BibbLatane和JohnDarley进行的多项实验研究中证明。
36、受试对象是儿童。实验时,先由一个人对儿童讲话,讲完离去。然后由主持实验的人问儿童:“刚才讲话的人哪只手里拿着帽子?”在受试的27名儿童中共有24名回答是左手或右手。其实,刚才那个讲话的人手里根本没有拿帽子。
37、指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的现象。(源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Philip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汽车实验的结果证明。根据此实验,政治学家JamesQ.Wilson和犯罪学家GeorgeL.Kelling正式提出该理论,并通过《BrokenWindows》一文发表于1982年3版《TheAtlanticMonthly》杂志。
38、 某一天,上班的时候有同事突然对你说:“你今天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起初你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自己头重脚轻,浑身隐隐作痛,似乎自己真的病了。最后,不说不要紧,被这样同事一说,你整天都觉得身体不对劲,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越想越觉得不舒服,寝食难安,工作效率也大为下降,而当权威的医生向你宣布“没病”之后,你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充满活力,病态一扫而光。对我们影响力越大的人,越容易受到他们的暗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对我们进行PUA。当然,暗示效应并不全是坏事。
39、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lliotAronson(1932-)提出。)
40、 间接暗示:指借助于某种刺激或仪器的配合,使求治者处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再结合施治者的言语态度进行暗示。
41、肢体语言暗示如“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行为暗示”等等是采用肢体行为间接地表达需要表达的语言。
42、“语言暗示”所利用的人性基础是:不自信,好轻信他人,好借助外力。
43、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44、在名人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在美国,被莫名其妙骂了很多年的安妮·海瑟薇,明明无论从长相还是演技,都完美的无可挑剔,但就是被讨厌。
45、“暗示效应”的“语言暗示”既可采用显性语音语言,也可采用肢体语言。
46、也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指一部分人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的现象。详细而言,当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时,一些认知有限,或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的人往往很容易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巴纳姆效应从反面揭示了一部分人因认知缺陷而迷信星座命理学的奥秘。遗憾的是,很多人歪曲利用该理论大肆宣传“星座命理学”的有效性,这类宣传也常被称为“伪心理学”。(可追溯到古代的星相学、占星术;现代由心理学家BertramForer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证明。此后被心理学家PaulMeehl以19世纪美国著名杂技演员“Barnum”的名字命名,源自P.T.Barnum(1810-1891)曾对自己表演总结为:“我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47、指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心理。(由哈佛大学教授GeorgeEltonMayo(1880-1949)为首的研究小组在1924-1933年间开展的实验研究提出,命名自当时研究所在的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座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名“Hawthorne”。
48、 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
49、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平时任何人都敢站在桌子上,丝毫也不感到害怕。但是,如果同样大的一块木板很牢固地搭在山涧之间,下面是万丈深渊,这时敢站在木板上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大多数人在还没有迈上木板之前恐怕早就头晕眼花、心跳加速、浑身颤抖了。这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暗示”。
50、辐射定律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影响的并不只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它还会辐射到相关的其他领域。任何事情都有辐射作用。
51、当人处于一个环境中时,会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环境所"同化",因为环境给他的心理暗示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
52、两者看似相同,实则有这本质上的意义,而且有这本书的存在,如果感兴趣可以去买来看看
53、 他人暗示:即咨询者对来访者施加的暗示。它主要是利用咨询者的威望,把某种观念含蓄地传递给来访者,从而增进或改善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调节其行为或生理机能,达到咨询和治疗的目的。
54、因为每个人,都持有规范理想化的心理,也就是将自己的状态和生活方式,视为理所当然,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所有人的理想,从而用消极的方式,去看待那些不符合理想的人。
55、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56、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当然,以上两种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57、实际上,暗示疗法就是让病人有一个好的心情,这样就能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古人说:“情极百病增,情舒百病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施德纳诊所做过统计,发现在连续求诊而入院的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6%。这就告诉我们:情主健康沉浮,凡事往好的方面想,自然就能战胜疾病。
58、这种效应可以用于孩子教育,一直鼓励他,你能行的,他就在脑海中形成我能行的印象,孩子就真的越来越强。
59、又名伪药效应、非特定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基于“对治疗的预期”或“对医务人员的信任”而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反应,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由美国著名医学家、麻醉师HenryK.Beecher(1904—1976)于1955年提出。该理论虽源于医学,但实际上安慰剂效应在医学界尚存争议。
60、其实,这也是心理学的有趣之处:你评价别人,却投射了自己,你研究别人,却暴露了自己。
61、不要总对自己说“我的能力实在不行”“我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其实,真正能够击倒你的人有时恰恰是你自己,你需要多给自己一些鼓励与信心。
62、其实,他成功的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的希望,这就是“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63、 这个舒缓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引起的,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64、替换定律替换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有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是负面的习惯,我们是无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种新的记忆或新的习惯去替换他。
65、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讨厌。
66、案例:表姐给妮妮送了一只小白兔,有洁癖的妮妮习惯养花草,但不愿意养宠物,可送来的活物又没法送人,于是自己只得去楼下宠物超市给它买吃的,打算第二天送人,结果第二天没送出去,第三天放学回家,看到小兔冷的有点发抖,于是自己又给小兔买了小窝,以及一些玩具,慢慢的,妮妮竟然离不开兔子了。
67、指因一些细微小事情而造成情绪的巨大波动,以致因他人的外在因素导致自己受伤害的现象。理论证明人的情绪是有成本的,情绪是人选择的结果。(源自“非洲野受蝙蝠影响而死”的故事。吸血蝙蝠靠吸取野马的血为食,原本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不至于让野马死去,但野马却因为蝙蝠吸血带来的暴怒和狂奔导致失血过多而死。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NandiNelson研究表明,人一生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状态,学会与消极情绪作斗争非常重要;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RobertSaye和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教授RoladeDahl都认为尊重‘生物节奏’,保证充足的作息规律和睡眠质量,可降低负面情绪的发生。
68、案例:Club上,与胡侃正High的哆哆,转眼看到心中女神学姐在看自己时,立马整理了自己的衣装,变得安静、绅士起来,还礼貌的打了个招呼。
69、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70、但近些年,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让独立的自我模式被普及,很多年轻一代,受《犯罪心理》等影响,过度依赖肢体语言,事实上,按照东方依存模式来看,一个人说话时频繁眨眼,可能只是眼干,或者睡眠不足而已。
71、 积极作用:暗示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比如,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人作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对第二组,主试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1%。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72、 在刑侦科学方面的作用:犯罪嫌疑人会利用人们这种普遍的受暗示的心理特性,实施作案。心理的犯罪比实际行为犯罪更让人感到可怕,特别是通过心理暗示来控制他人思维达到犯罪目的的行为更是令人不寒而栗。但心理暗示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起作用的,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受害者一定是那种心理暗示性比较强的人;第就是突然有某一件事的发生对他起到了暗示作用,达到了显著效果;第受害者一定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积聚在心里。
73、案例2:一天,你正娴熟的打开冰箱打算顺老板的茶喝,听到不远处一声惊呼:“抓...快抓住他!”,你赶紧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掉冰箱,装作欣赏窗外的美景。回头看,老板和前台MM正在追打一只乱入公司的老鼠呢,额~虚惊一场!
74、而在中国,一个人大火之后,一定要经过大黑,比如,李子柒刚刚爆红,就立刻被挖出过去黑照,这是因为很多人,依赖对别人的负面评价,短暂提升自己的自尊。
75、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很多肯定的说法,也会听到一些否定迟疑的语句,这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我很棒!”“我很可爱!”“我是个受欢迎的人!”经常对自己给予肯定,不断强化自己的积极信念,有助于让你树立信心,摆脱自卑。
76、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就害羞、被压抑着的,当孩子一出生,他周围的父母就为他准备好了“场地”。如果一个不被期待的孩子诞生后,其父母会屈服于艰难的命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