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47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05-30 16:31 编辑:admin 点击:
  • 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1、可见,知是行的根本,行是知的表现,知行本身是一体,如果知是动摇的,行必然无果。

    2、其次,从价值重建的意义上来说,知行合一对于今日同样具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当然,今日社会已经不可能再恢复到以道德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基础是民主和法制,这个趋势是无可改变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完成顺利的转型,而是在转型过程中有种种病痛的产生,这种病痛事实上是源于我们没有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中国文化的‘再造’与‘重来’,并不是说她将回到孤立的中国中心的文化主义的路上去,而是走向世界中心的文化主义的路上去。我们千万要记住,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不是否定传统,而是批判传统,不是死守传统,而是再造传统。”其实,虽然现代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世界进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必然是它自己的现代化,因为,这是它的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结果,我们在很长时间内出现的很多问题,可能就是在于恰恰没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道德至上(或者说泛道德主义)的时代必然是一去不复返的,但是,道德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其所具有的规范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则是不可完全扼杀的。阳明先生所倡言的良知,虽然不可能再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而被确立,但是,它可以转换成个体的一种基本行为规范而被强调,作为社会的共识而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这实际上也就是价值的重建。如能很好地在个体的意义上重建良知,那么,民主和法制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则将会具有更为广泛而又扎实的基础。由此,在这个层面上,知行合一同样可以作为价值重建的意义而发挥其积极效用。

    3、但是倘若你这个时候,离开这个第一念,去思考我要做些什么,那么往往就会产生所做和所知不一致的情况。(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4、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首先是反对朱熹主张的“知先行后”说;其次,也是针对当时读书人穷经皓首、自设藩篱、孤芳自赏和敝帚自珍的时弊。王阳明反对将“知”与“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5、知行合这一句话是来自王阳明,而这一句话的理论基础却是孟子的性善论,在王阳明认为,他觉得诚实是人天生就有的属性,当我们因为诚实而选择真诚的对待他人的时候,这个行为就属于行。所以王耀明的意思很简单,头脑当中认为自己应该做个诚实的人,行为上做到了诚实这件事情,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6、子思著《中庸》引孔子论“知行”之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是明确将知行问题作为修身治国的根本。

    7、特别是毛主席“知行合一"运用得最好,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实就类似如"知行合一"。毛主席自己都说,一天都离不开书,大多知识都从书本上学来再活学活用,灵活应用。这难道不是"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8、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其严判良知与知识之别,强调良知为重,对知识层面关注不足。也就是说,王阳明过分地把良知和一般的知识做了区分,并以良知代替了知识,从而使得朱熹追求的理性、道理、格物穷理未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9、第三个方面,王阳明的心学凸显了儒家学说的信仰本质,使此后的中国仁人志士从王阳明的心血中获得了精神滋养。儒学思想和中国其他的本土思想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儒学是孔子孟子等人,为那些有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仁人志士们所准备的一整套伦理政治学说。为了能够让这些仁人志士在理想被不断摧毁的惨烈现实中,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坚持下去。所以儒家学说从孔子一开始,就具有强调信仰的成分,就是从孔子开始强调信仰。到了孟子,大学,中庸的阶段,更是将对信仰的强调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10、汉代王充认为所有人都是“学而知之”的,即便是圣人也不能“神而先知”或“生而知之”;知识的真伪必须通过事实的检验才能证实,即所谓“事有证验,以效实然”,但他对知行关系未作深入探讨。

    11、“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2、所以,如前所言,当我们把知仅仅理解成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也就是闻见知识、经验知识)的时候,很清楚,是需要先有这样的知识作为我们日常行为的基础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子说知先行后。换而言之,当朱子说知先行后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的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性的学习。然而,在阳明那里,由于对于社会现实的弊病有着极为深刻的、直接的领会,所以并不是主要在经验知识的意义上来讨论知行问题,而是在良知(道德知识)意义上来论知行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从对《传习录》中所涉及的关于知的论说,大体上都是在良知(道德)的意义上立说的,而不是在经验知识的角度来讨论的。

    13、  我们来看一下孟子对于良知是怎么说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知,良能也”。就是一个人根本不用去学习,他的天生就具有这种能力的,就是我们说的良知。“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你根本不用过脑子你自己就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做的,这个就叫良知。他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他举了例子,他说小孩的时候他就知道爱他的父亲母亲,等到他长大以后就知道敬重他的兄长,他说这个就是“良能”“良知”。我们看一下王阳明是怎么来报论论述这个良知的。他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进井,自然知恻隐,此谓之良知,不假外求”,也就是说,这些基本的一个这种道德品质,这种基本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他天生就有的,不需要这个外面人灌输给他,他说这是天然就有的。我们从这里头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思想是和孟子的思想实际上是一体的,是一个继承关系。“良知”的实质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个王阳明到了晚年他又特别提出“致良知”这样的思想,这个“良知”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这个实际上是跟王阳明他这个思想不断地发展,是有关系的。从龙场悟道之后,到提出“致良知”的这十几年当中,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把他的这个思想,能够用一个最简洁明了的一个概念,一个术语能够让这个人,让这个听众,让他的学生,让其他人能够很快接受,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了大概50岁左右的时候,才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他当时就提出他说,近来却见得“良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抄袭与朋辈讲习,只是发挥此两字不出,缘自“两字人人所自有,故虽至愚下品,一提便省觉”。所以到了晚年的时候提出了“致良知”。他说我后来意识到“良知”这个概念是非常简易真切的,很容易让普通老百姓能够理解的,因为就算是最愚蠢的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你只要一提这个东西,他马上他就能够领悟,能够明白。“若致其极,虽圣人天地,不能无憾”。如果你能把这个“良知”修炼到极致的话,你的事业,你的事功就没有这个限制了。王阳明的“良知”事事实上融合了本体论,就是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良知”。这是本体论,融合了认识论,也就是这个“良知”是能够认识整个世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论然后还是一个道德论,然后还有人性论。他把几种思想,几个概念,几方面的概念,融合为一的一个范畴。他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这是本体论,“此前所谓横照者也”。良知就是我们整个世界的最本源的东西,是我们内心的本源,是内心的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良知”既是一个天地的本源,同时又能够生成天地万物。“良知”其实很类似于道家所说的道,道家所说的太极无极。它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帝,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我们从这里头可以看出,“良知”既是世界的本体又能生出对天地万物,他又是能动的。“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型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良知”其实就是《易经》的那个易。易的根本道理就是它不断变化,整个世界都由它来生成,是它是一种最根本的一种道理,是一种最根本的一种基本特征。王阳明这段论述事实上就是从战国时候的《易传·系辞下》这个《传》是对《易经》的解释,《易传》里头有一篇叫《系辞》,《系辞·下篇》里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对比看一下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这一段话事实上也是他自己的心血,心血的体验,然后他用个易传的系辞下来证明他已经体会到的一种境界。所以这个也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王阳明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六经注,是用这个六经来给他的思想来做注视,来做论证。《易传·系辞》下是说到,“不可远、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作为一个根本规律,是不断变化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我们可以看到,这段话被王阳明完整地拿过去来解释他的“良知”了。

    14、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15、首先,知行为什么只是一个工夫?这是由知行本体合一决定的。前面我们在说知行本体的时候提到,知行的本来状态就是合一的,所以,在现实当中,当我们按照其本来状态来实现的时候,必然只有一个工夫,不可能会有所谓的“知”的工夫和“行”的工夫的区别,这种区别一旦存在,就已经违背了知行之间应有的状态。

    16、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7、对于一个有心人而言,很容易观察到生活中存在两种孩子,一种表面温文尔雅、很懂礼貌,可换一个相对独处的环境,比如网络游戏中,却可能非常暴戾、粗俗;另一种则表里如比较单纯,无论好坏,都不太掩饰。

    18、阳明先生的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组成。第心外无物。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构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第知行合一。在有了心外无物的世界观之后,阳明先生就需要依照其世界观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是说,要转向实践和行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这改变了此前思想家们把知与行进行分割、区别的做法,认为知行本为一体,是相互包含的。更为重要的是,王阳明将知与行由简单的人的行为的两个部分,合一上升到一个本体概念。也就是说,知行合一的本体不是手段性的东西,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来样态和应然样态,这使得儒家的生命哲学在心的层面上得以展开。第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知行是生命的本体,但并没有说清楚知什么、行什么的问题。所以,阳明先生在晚年明确提出知行的本体就是致良知。这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体有了明确的内涵与方向。

    19、既如此,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是错误的,或者说是片面的。标准低,自然认为容易做到。

    20、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21、按照王阳明的说法,真知就是行,真知必能行,知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面相。

    22、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23、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24、第知与行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教育必须重视知与行的相互联系,发挥知与行对于培养人的基础功能,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知是行之始,即认识、认知、知识、观念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知识、认识为行动和实践提供了理性基础、理论指导、观念前提。无知的实践是盲目实践,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获得终身成长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认识、知识、观念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启智增慧。另一方面,“行”乃“知”的目的、结果和表现,也是促进

    25、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26、孟子曾言“心之官则思”,认为“心”是用来思考的。古人所言之“心”并非心脏的“心”,而是类似于大脑的概念。孟子赋予了“心”一种自觉的认识,确立起“心”的主体地位。这开辟了中国思想文化中注重精神层面的传统。

    27、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

    28、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知行合一”的好处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别人最短时间相信你的为人,你的成功。而不是觉得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者是一个迂腐的人。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精神药品都要过瘾。说了这么多知行合一的好处,那么我们都急切想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并运用这一强大的工具。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行合一”的这篇文章或这趟讲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因为没有实践,你了解了也是白费,知行合一就是要你把这些智慧应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否则不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跟其他的圣人、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那么我们就从王守仁悟道中来深入了解知行合一吧。“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掌握知行合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他跟其他圣人或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知行合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死了以后才出名,而且活着的时候也风光,有权有势。王守仁就是这样,他最大的官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王守仁贵州龙场悟道(以下部分内容节选自《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三部)王守仁的悟道是从贵州龙场开始的。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在贵州龙场这个穷山僻壤之地,受尽磨难的王守仁不断反思,终于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最高智慧:“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没有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天地。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存天理,去人欲!天理,人欲!理!欲!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理”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心学”就此诞生。王守仁“知行合一”在后人中的应用在贵州龙场之后的几年,王守仁竟然一路升迁,当上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当时江西土匪盛行,面对土匪,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而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确实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会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这帮赣南土匪们为他提供了突破的机会。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要想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在后来,王守仁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也是利用这个工具,因为跟叛乱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行知。王派传人徐阶用知行合一来制伏矿霸徐阶最高做到了内阁首辅,也就是总理的位置,并利用20多年的艰辛,斗倒了大奸臣严嵩。明朝最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就是他的学生。徐阶和王守仁的经历很类似。首先,他被贬后担任延平府推官,延平多矿霸,政府人员人浮于事,这样的糟糕的环境最适合磨练人,使其悟道。徐阶在面对这样困境的时候该怎么办?面对矿霸,难道像念咒一样把它念出来,矿霸们就能落荒而逃?徐阶在痛苦的思索中发现,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终于找到答案:利益。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阶面对当地的里长亮出了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于是矿霸被制伏了。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追求光明的“心学”正是诞生于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倔强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在官场上用知行合一斗严嵩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结d。在徐阶回京任职后,与“心学”同门赵时春、唐顺之结成团体,共同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利益。后来杨继盛弹劾严嵩,被严嵩害死。徐阶他学生血淋淋的尸首前,领悟了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不理解,质问徐阶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徐阶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面上十分恭顺。徐阶了解嘉靖皇帝与严嵩的深厚关系,所以采取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下手,绊倒严嵩的策略。严世蕃被杀最致命的理由是私通倭寇,这其实是被徐阶设计冤杀的。在斗到严嵩后,徐阶还麻痹严嵩,让严嵩还认为自己是好人,成功击退了严嵩的反扑。事实证明徐阶是对的。徐阶给现代的年轻人很多启示纵观历史,掌握知行合一的官员都得到善始善终,没被奸臣整死,例如王守仁、徐阶、张居正等,并且活着的时候做到了很大的官位,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给天下百姓带来幸福,并且个人和家庭都过着优越的生活。而大部分的清官都很少有善终的,例如袁崇焕、于谦、海瑞等都是在世的一辈子都清贫如洗,甚至穷困潦倒,被排挤,被迫害。并且给历史、给百姓带来的实际贡献,也难以比上行合一的政治家们。历史人物分三种,第一级是“关键人物”,就是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航道的人(或者说没有他历史就会改写),比如徐阶、张居正(张居正变法)、秦桧等;第二级是“重要人物”,就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例如戚继光、袁崇焕,海瑞等,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题。第三级是“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我们年轻人要做关键人物,也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物。而不懂知行合太过幼稚、太过迂腐,都会导致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就就会被排挤或被干掉。就连自己都混不好,更不要说去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为社会造福、去改变历史了。清官就一定贫穷吗?好人就注定安于贫困吗?圣贤之道给予人非凡的境界。但是不懂变通的圣贤之道,一种是迂腐,墨守成规,例如海瑞;一种是稚嫩,不经世事,就如同我们的年轻人。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懂得变通,懂得妥协,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造福更多的百姓。与社会甚至与坏人的妥协,跟圣贤之道、跟你的崇高理想是不矛盾的。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知行合一更适应规模化社会发展上一篇我们讲了徐阶的故事,徐阶还给现代年轻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好人也要结d。谁说结d就是坏事,谁说好人就不能结d?自古以来好人都不喜欢拉帮结派,信奉“君子之交淡于水”。这也是好人的命运往往是被恶势力打击或陷害的原因。好人觉得自己身怀绝技,能技压群雄,而不用依靠别人,所以更愿意独来独往。而贪官都喜欢拉帮结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因此可以容忍同d中其他人的缺点。为共同理念而聚到一起的是“结d”,为共同利益而聚到一起的是“团伙”。团伙做不大,也不长久,经常闹内讧。国外两d制的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有为共同理想的两组人进行良性竞争。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古代官场,是社会最大的组织。为官之道,就是入世,讲究的是为人处世,要平衡各方面最实在的利益。所以更多讲究出世准则的圣贤之道,在官场并不适用。在官场坚持圣贤之道的人,往往被视为迂腐,不懂变通。而知行合一是对圣贤之道的改良应用,它最先在官场起到作用,发挥光芒。圣贤之道更适合出世,知行合一更适合入世在古代,人类活动的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古代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跟其他人合作不深的情况下获得。圣人很少有当官的,他们处江湖之远,所以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讲究与世无争,去追求个人的超凡境界。但是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社会变为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组织,得到更多的人帮助,才能取得成功。并且你需要与人合作,也需要与人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个时候,讲求与世无争、空洞飘渺的圣贤之道不能解决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问题。而知行合一和圣贤之道最大的区别是,圣贤之道侧重的是个人,是自己去“知”去“行”,可以很少和别人发生联系;而知行合一是不仅仅自己的“知”与“行”,而是注定和身边的人互动,发生关系,影响其他人的“行”。所以,知行合一就成了最适合当今年轻人为人处世的准则。成大事必须知行合一有大境界,有大境界的人才得道多助自古以来,圣贤之道讲究的是淡泊名利的隐士精神,追求的是安于贫贱、与世无争、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而这些是跟现代年轻人追逐名利、追求大事业的思想是相违背的。在激烈的竞争和追逐名利过程中,似乎小人的处世方法更有效。例如搞点贪污腐败、阴谋诡计、小心算计等能让自己不吃亏。且慢,我们翻开史书,会发现历史上没有一个小人能成就大事业的。小技巧只能让人得意一时,如果品德有缺陷,时间一长终究会露馅,因为言行不虚情假意,终究成不了大器。当然,学些做人的技巧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修炼品德才是你成功的根本。而速成的技巧与捷径只是次要作用的。否则小技巧只能带来小成功,但是会妨碍你的大成功。很多教成功学的书都注重技巧,而对品德只是草草带过,品德只不过是用来妆点门面,认为要紧的还是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魅力、人际关系技巧。但这都不适合做大事的标准,只适合短期、弱性关系的情况。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以前我们相处的是小圈子,跟别人相处的时间也短。由于跟别人打交道时间短,很多朋友过往匆匆,不需要深交,因此你的小伎俩别人也太计较,或者你自以为没有露馅。但是以后你将身在更大的圈子,要面临更大的竞争,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跟别人相处更长的时间,并且要有更深的关系,才可能成功。时间可以验证一切,过去的小技巧就不适合生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品德和境界相应的提高。一个没有境界的人不能成功一个人没有境界,就会造成你拥有的很多,但与你的承受能力不匹配,很多暴发户就是这样。就好比你打了很多猎物,但是没有地方存放。你水很多,容器不够大。海能纳百川就是因为有大境界。没有境界,只追逐名利的人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因为你会迷失自己,被名利牵着走,成为名利的奴隶。没有境界的人追逐名利是做加法,一点点的累积名利;而知行合一的人是做乘法,是质变到量变。前期的名利可能比较缓慢,一旦有一个突破,就可以无限复制,无限扩张,一下子名利双收,名扬天下。没有人愿意去做小人。但对于很多有小聪明,但本质是善良的人来说,小聪明的习气经常被人诟病,想改,想变得想有大境界,但是又怕吃亏,因为小聪明能保护自己,所以一直苦于没有具体的方式。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知行合一告诉你办法。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之一就是言行一致。其实小聪明的人,要把小技巧收一收,把实际行动再多做一做。这样别人就会觉得表里如是真诚的,是踏实的。别人才改肯为你付出,帮助你,并委以重任。我不是要把你变得更傻。是要你有大境界,而不是小心眼;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身心和谐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以上说的是没有境界的人不会成功。还有追求境界但是过于迂腐的人也不能成功。因为你的精神已经是出世,而你肉身却是在入世。精神层面,是高处不胜寒,而你的肉身却地位卑微。精神境界与肉身地位存在一高一低的矛盾。而知行合就是把你的精神和肉身的高度统一起来,用“行”去把肉身提升一个档次,把“知”尤其是对其他人的态度降低一个档次。高度都查不多,这样才和谐。说到底,就是你的境界和你的能力两者要和谐;你的精神和你的肉身两者要和谐;你的容量和你的拥有,两者也要和谐。人必须要追求圣贤之道,但是又不能迂腐;追求圣贤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追求圣贤一定不会成功。一个成功人士内心的发展历程人和历史,都是在螺旋式发展中前进。在一下路线中周而复始:“立志——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这个轮回往往要经历十几次,人才逐步成熟起来。人们追求境界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是走三步,退两步。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现在所处不同的环节,有的是从追求圣贤倒退回来,因为总是碰壁,所以变得失去信心;有的是追逐名利,想要把境界提升上去,但是又难以割舍小聪明。其实这两者都不算什么大困难。人生以后的路途还很长,如果把这段经历放在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年轻人都是在初级阶段,无本质相同。每个人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中成长起来,不断对之前的信仰产生怀疑,然后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过程。所以年轻人要学会变通。以前历史书上把人物简化,是为了按某种要求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们从小养成了非白及黑的观念,从来都没有中间地带,结果让我们误以为这个世界要么成为圣贤,要么成为小人。现在我们要知道知行合一的真谛,圣贤之路是可以变通的。阻碍年轻人成功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太自我,不重视依靠团队的力量,不重视与别人的真诚交往。其实年轻人成功的关键不是靠个人的技能,而是靠朋友圈的帮助。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知行合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工厂,“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工厂的产品,“行”是市场营销,把产品(知识)卖出去获利,而朋友是你这个工厂的经销商。朋友越多就代表你的经销商越多,你的产品(知识)就能让更多人得知,你赚的就越多。把自己变成股票那么,怎么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呢?尤其是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来说,你此刻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可以给朋友,那么你靠什么吸引朋友和贵人?没有钱,可以靠你的境界!境界越高,朋友越多,有境界的人才能获得大成功!有境界的人就可以把自己变成一支潜力股,让人一眼就看到你未来升值的潜力。因为朋友会觉得,由于你的境界符合一个普世的规则和道理,所以其他更多的贵人也对你有同样预期,愿意帮你成功。所以善用知行合不仅可以让自己受用终生,也可以让一个公司、一个组织有更大发展,让现在还是很平凡的自己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人们一眼就会看到你未来的价值,而愿意跟随你。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人觉得你有境界呢?让人看到你未来一定会成功呢?因为你符合了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失败的原因是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边缘的。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人性永远不变。并且人性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比其他技能、比其他天文地理都重要。但是,年轻人过度追求变化的东西,而忽略了千古不变的主流的的东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分辨边缘与主流年轻人怀才不遇的真正原因,因为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边缘的。年轻人往往自以为是,喜欢特立独行,去开创自己理想的国度,而不屑于与主流为伍。但是往往碰的头破血流。这是因为年轻人认为自己时尚潮流是主流,实际上在整个社会却是边缘。所以,自身所在的小空间供血不足,穷困潦倒,难以为继。何为主流?何谓边缘?油盐酱醋、钢铁资源产业是主流,人的长百年的基本需求,时尚娱乐产业是边缘;传统产业是主流,互联网是边缘;夕阳产业是主流,高科技是边缘;社会制度是主流,新技术是边缘;在中国中老年人是主流,年轻人是边缘……年轻人必须先融入主流,用知行合一抢占资源年轻人要想有大成功,不是靠你自己的技能,而是主流社会给你的帮助,因为你成功所需要的资源都在他们那边。所以年轻人不能老闷头忙自己喜欢的,否则永远只是边缘人物。你必须先融入主流,与他们为伍,了解主流的规则,去主流抢占资源,主流的规则其实就是做人,就是利益,就是要你学会尊重人性。你在懂得尊重别人利益的同时,自身也在逐渐提升。习惯成自然,你的内心会慢慢发生化学变化,由之前强迫自己成习惯,变得真正成熟起来,真正懂得去尊重别人,去喜欢别人。所以这个社会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在你学会懂得人性的同时,也推动着你自己境界的提升!能力与做人的二八原则很多人以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身的技能,然后我再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就是完美了。有就是说80%靠技能,20%是靠做人。但是你错了,实际情况是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做人与技能的比例其实是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分配。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学本领,技能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但是以后,做人就占主要。从总的人生来说,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同样,有很多人认为成功主要是靠个性和魅力,其实也错了,品德和境界才是主要的。也就是说,80%靠品德,20%靠魅力。在个性的选择上,有人觉得我的个性是我与别人区别的标志,然后我在80%的个性基础上学点20%通用的处世的技巧作为润滑剂。其实也错了,真正的做法是你80%的基础是你的境界,是通用的对人性的认识,而只有20%是个性,是你与别人的区别。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吃亏与沾光提升境界不是一句话那样简单,因为在提升境界的过程中,有很多付出,要吃很多眼前亏。所以有很多人很难一下子心胸宽阔起来。其实,这只是牺牲短期利益,而收获长期利益的过程。第一种情况,为朋友的付出,等于你把钱存到了朋友那里,以后朋友会回请你。另外一种情况,你在这个朋友身上现在吃亏,以后朋友没有回请你,但是你也可以在别人身上赚回。因为别人通过看你的行为,知道你是一个有境界的人,所以更愿意来帮助你。境界很低的人,只关注眼前利益;境界高的人会关注长远利益,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自信,所以不在意牺牲眼前利益。互相利用与感恩精神为什么要学会做人?是需要在这个社会建立起你的信用。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是告诉整个社会,你现在帮助一穷二白的我,我以后会支付高额的利息给你。人都是在感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实际行动证明,来提升你的信用额度。只有别人觉得你感恩的信用额度越大,才会愿意更大的付出来帮助你。但是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感恩精神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觉得自己懂感恩,其实大部分的人还不懂。感恩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功利。很多人觉得感恩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今天我帮你,改天你必须要回报我。这其实不算是感恩,而是偿还、互相利用,双方境界都很低。感恩其实是一种大境界。是自发的一种对任何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或万物的感激,并且也不在乎对象是否还有利用价值。感恩不是靠别人教,你的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教你要如何孝敬他们。百善孝为先,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或者只说不做的人,是不会懂得感恩精神的,也别指望他会真正对别人好。即便现在表现的很好,也只是互相利用而已,以后一旦你没有利用价值,他保准忘了你。总之,知行合一不是教你为人处世的技巧,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言行一致!提升你的境界,积累你的信用,让你获得更多的人帮助。利用知行合一可以打败比自己强一百倍的敌人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比你强大很多倍的敌人,怎么才能轮到你获得成功呢?不用担心,首先学习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让你提升境界,获得更多人帮助;其次,知行合一让我们其他人更明白行动的重要性,勇敢去做,占领先机。不要惧怕自己实力的弱小。朱元璋做过乞丐,但是他的成就比很多懂得更多知识的圣人要大!因为他做了圣人知道但是却不敢做的事情。很多老板的知识都比不上经济学教授,但是他们比教授更有成就,就是他们做了教授知道但没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也是这样,不要小看自己的卑微。只要你知行合做到了现在很多厉害的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你的成就必然超过他们。可能你没有他的技能高,但是可能你比他更懂得变通;可能你没有他的资源多,但是你可能境界高而吸引更多的朋友相助;可能你比他各个方面都比不上他,但是你有一套组合流程,或者你的公司(组织)可以胜他。最后一点,知行合一不仅是是最实用的成功工具,也是最高的修身智慧。但是要领悟知行合一必须是靠实践,这篇文章或这趟讲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白费。

    29、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30、所以,知先行后,格物穷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产生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知行的整体性、统一性在事实上被截断了。所以,朱子虽然强调知行相须,知轻行重,但是在朱子的系统中,亦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以知为重的倾向。而在阳明的时代,知而不能行,知而不行的状况极其明显。朱子是把知当作知识性的知。简单地说,阳明知行合一的提出是针对知而不能行,所以是正人心,息邪说。本来在朱子的意义上对知行的论述没有问题,然而,在知先行后的意义上,尤其是在现实的意义上,知行必然被隔断。这一点,黄宗羲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

    3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在育人体系上处理好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等关系,克服知行分离、远离社会、实践缺失等问题,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因此,必须遵循“知行合一”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完善育人体系,发展素质教育。

    32、《传习录》里面记载了王阳明和学生徐爱的一段对话,是关于知行合一方面的。

    33、我们熟知的“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讲的就是这种境界。我们还往往自嘲“有色心、没色胆”,自我表扬在抵抗女色诱惑时做到了知行合一。其实,抛开思想去求的知行合一并非真正的知行合一。

    34、下面看第三部分。毛泽东和习近平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扬弃和发展。

    35、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王阳明的悟道,事实上是经历了四个阶段。

    36、在孔孟之后,不少人对知行问题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举荀子与朱熹两个例子。

    37、当然,这两个说法在阳明的思想系统中还是有略微的差别的。阳明说致良知,其所针对的是朱子所谓的“格物致知”,否定了向外追求理的行为,而把天理落实在个人的良知上,是个体的到的本性,这样对于个人来说重要的是向内发明本心,然后向外扩充这个良知到事事物物,这就是致良知。所以,从致良知来说,阳明重要的是从心之本体的角度来确立道德本性对于人的决定性意义,在良知本体的基础上,扩充本体,也就成为了题中应有之意。而知行合其所针对的更多是现实知行分离而导致知而不能行的事实展开的,也就是说知行合一的讨论更多是从现实的层面展开的,所以,我们前面说事实上阳明是有很严重的以行代知的倾向的,这明显是出于纠正现实弊病的需要。如果简单地概括的话,那么致良知是从本体的角度来说,而知行合一是从现象的层面来说。当然,这只是分析着说而已了,因为阳明自己说的很清楚,工夫本来就只有一个,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致良知还是知行合都是彻上彻下、彻彻底底的工夫。

    38、第二个,王阳明的知行合致良知的思想,和朱熹理学的差异在于王阳明的心学,更强调理论的实践性,这一点是特别要强调的。他强调理论与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必须融合为强调理论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干预和全新改造。这种思想对后来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的这个思想的提出,对毛泽东的这个精髓影响都非常大,对毛泽东的人格影响都非常大,这是第二个方面。

    39、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40、尽管我不太懂王阳明先生的具体理论是什么,但是我还是认为他理论是很成功的。不然后面那么多伟人在学习他的理论。比如曾国藩,蒋介石,毛主席他们都在学习他的“知行合一"

    41、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42、我还是比较推崇度阴山的解说,王阳明心学有四个层次: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世界太残酷,总感觉自己受到束缚,精神也不能自主。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因为我们和外物产生了对立,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了好恶之情”

    43、实际上,有了“行”的想法,已然离开“知”的本体,是第二念。正所谓:一念成佛,再念成魔。

    44、当你读完文章觉得不错,请分享到朋友圈给你的朋友们

    45、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王阳明思想探索心性。修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21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主要实践的就是宋朝儒家学者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的格物之学。他在官署里头,看到有很多的竹子,每天就拿竹子来格之,这个“格”是什么意思?“格”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研究、思想,分辨。他天天在研究格,他说“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这是《年谱》里头对他的记载。他想了半天也没搞清楚这个道理,朱熹他们说要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说法。儒家的这些士大夫应该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首先从格物开始,“格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就去实践,想了半天他也没有搞清楚这个《大学》里说的“格物”,宋朝的儒家学者说的“格物”是什么意思,所以生病了。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王阳明智慧很高,但是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年轻的时候就经常生病。“先生自委,圣贤有份”,他这个时候就想,人家不是圣人,我们是平常人,所以,人家能理解的东西我们普通老百姓是理解不了的。“乃随士就词章之学”,他发现这种很高深的哲学思想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所以就开始学习词章,词章就是诗词文章等等这些学问。这是他第一个阶段,按照儒家学者,先秦的儒家以及宋朝的儒家,朱熹这些儒家的格物,最后没把这个道理搞明白。

    46、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能够深入实相的“知”就是“行”,这样的“知”方不虚妄;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须兼顾,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