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格物致知【52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06-28 12:09 编辑:admin 点击:
  • 格物致知

    1、另外,格也有“纠正”的意思,《论语·为政》说“有耻且格”。这里侧重心性上的修养,王阳明实际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

    2、 无界哲学特调  9月19日周六15:00-17:00

    3、所以格物简单说来,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完善的三观。致知就是懂得“本心”分辨是非真假,与此同时,在与别的人和事接触时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格物致知)。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释义)国都,国君处理政事及所居的城邑。“都”与“邑”的区别是:有宗庙(陈列祖先和前代君主牌位)的城叫做“都”;没有宗庙的叫做“邑”。宗庙是大夫以上贵族统治者祭祀祖先的庙宇,是祖先崇拜的产物、宗法制度的体现,也是“都”的根本标志。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政治中心都叫做“都”;秦汉以后,统指国都、帝王的治所。后规模大、人口多的城邑都可称为“都”。(格物致知)。

    6、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市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三期

    7、出处:西汉戴胜《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思是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8、佛教讲不净观,也是先修外在的不净观想,以去除内心的贪执。如果修不净想只是在表相上,意识分别上产生一个不净的观念,而对于自己的贪性本身认识不足,事实上也就无法住于禅定,那么这个不净观就不成功。“格物致知”的道理是一样的。象王阳明那样,辛苦地去格竹子,累得病了,最后仍然一无所获。

    9、[语法用法]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10、(英译)OncetheLipsAreGone,theTeethWillFeelCold.

    11、我们每天面对着庞杂的信息,他们从各个终端来到我们的眼前,无数碎片般的漂浮物,像地球外太空的垃圾,不仅阻碍我们见到真实的世界,并且还塑造着一种混乱的思维和行为的模式。在这个时代,从喜怒哀乐的小情绪,到对成功、失败的理解,再到对生命目标的追求,都是飘忽不定的。

    12、由此出发,展览将回归物质与想象力交汇的场所,聚集十一位艺术家的恋物之欲、格物之思。他们聚焦那些我们触手可及之物,追踪那些具有活力的物及物质性,以及那些跨越时间、历史与民族国家边界的物的流动轨迹。在这里,物的流动即是其发现、开采、生产、运输及消费的过程,又可被视为跨区域社会及文化的流动,甚至穿越地质年代。在重新审视在符号——意义之外,我们回溯物的价值的形成过程,因而向现行的价值体系发问:物质作为资源,其所具有的能动性是如何塑造人类在现代性及发展进程中的行为取向?又或是这些物的流动轨迹背后,我们如何洞见那些更为复杂的社会运行机制、权力结构以及利益博弈,甚至内在的权力关系形成的因果。  

    13、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

    14、程新皓,《银币...及其他元素》(局部),2020

    15、(英译)ChangingtheMandate/Revolution

    16、话分两头说,这个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出现双侧膝关节疼痛,按照病人自己的讲法,可能是锻炼过度了,她每天傍晚都会在小区里面散步或者慢跑,或许是关节痛得血压飙上去了?在座的观众可能要喉咙一紧,貌似好多人有夜跑的习惯,难不成都要发癫?牵强,我暗自思附。接着,我又套到了一些重要情况:患者存在掉头发,眼睛干,口腔溃疡和龋齿,貌似患者存在某种风湿科的疾病。在紧接着的辅助检查中,我们的确抓到了不少证据,血沉升高至61mm/h,ANA:1:3C反应蛋白,SSA/Ro52和SSB等均升高或呈阳性,风湿科会诊考虑干燥综合征。前面提到导致PRES的原因之一就是风湿性疾病,貌似到此答案已经揭晓,可是,我并不满意这个解释,高血压又是怎么会事?这当中缺少一道桥梁。

    17、(英译)TheLawDoesNotFavortheRichandPowerful.

    18、鲁迅也是这么理解的,他的《伪自由书·透底》这么写到,“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我猜想,在鲁迅的这个语境中,格物就是研究开水壶的蒸汽,致知就是造汽车。

    19、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20、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

    21、我们给予患者激素冲击和降压治疗后,患者病情迅速缓解,复查头颅磁共,颅内病灶已所剩无几(图3)。

    22、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3、(释义)原义指本来的颜色,引申指本来的样子、面貌。作为文学批评术语,主要有三种含义:其指符合文体规定的艺术特色和风貌;其指符合作家艺术个性的特色和风貌;其指作品中真率自然地贴近生活原貌、表达自己真实思想或感情的风格。本色不仅是对作者的要求,也是对作品的要求。宋代文论中,本色多用于评述文体的特性;明清文论中,本色多指诗人作家的个性风格,也用来倡导不加雕饰地贴近生活原貌的创作风格。“本色”常与“当行”连用,相当于“本真”,往往与道家自然之道的思想相联系,用来反对过分雕琢的创作态度与作品风格。

    24、[成语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5、 建筑师特调  10月2日周五15:00-17:00

    26、Facebook/Instagram:timesmuseum

    27、出自:源于《礼记‧大学》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28、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孔子论道而未论理),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29、译文:;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

    30、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

    31、杨二妈(亲子教育研究达人、广东时代美术馆“教师网络”资深成员) 

    32、宋儒理学兴起后,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

    33、(释义)法律对一切人平等,对权贵也绝不徇情偏袒。古代法家主张,治理国家应该不分贵贱亲疏,一切依据法律规定而予以奖惩。其主旨强调公正执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主张为历代推崇,是“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34、不管是看小树苗生长,还是看蒸汽,都是今天最常见的科学思维。这种理解丰富了格物致知这个词的含义,却也阻碍了我们理解它的本意。一旦我们把这种理解放在《大学》的语境下,你会发现那是行不通的。

    35、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

    36、(释义)辨明文学作品的体式与风格。指创作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合适的文学体式与风格,从而创作出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一致的优秀作品。古代的文学家在从事文学创作时往往首先考虑文章的体式。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学批评家们详尽探讨了各种文体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规律,强调创作者应根据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文体进行写作,并应严格遵守所选文体的创作风格、语言形式与表达技巧,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与之相对的是“破体”,指打破各类文章体式与风格的界限,使之相互融合。“辨体”有时也指辨别与追求高尚的文学品格与境界。

    37、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38、(释义)由“—”(阳爻)和“--”(阴爻)每三个一组合成的一套符号系统。三“爻”合成一卦,共有八种组合,故称“八卦”。“八卦”的名称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古人认为“八卦”象征着自然或社会中的一些基本事物或现象,其基本的象征意义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古人借由“八卦”彼此之间的交互演变及其象征意义,来理解和阐发自然与社会的运行变化及其法则。

    39、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40、格物与博物——透过艺术品,换一个看当下现实生活的视角 

    41、干燥综合征累及肾脏的比例大约为6%,但其中引起血管炎的概率不详,在既往文献中有过为数不多的肾脏血管炎的报道,而血管炎可导致肾脏梗塞。BrunoParis等调查了55例肾脏梗塞的患者,其中30例表现为急性血压升高,患者常会出现血肾素水平的增高。肾脏梗塞引起的急性高血压一般预后较好,不少病人高血压能够自愈。

    42、(释义)人和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相反的属性或德性。主要有三种含义:其就自然物或器物而言,“刚”指坚硬,“柔”指柔软。其就个人的品格而言,“刚”指为人刚毅、坚强,“柔”指温柔、谦逊。其就为政、执法的风格而言,“刚”指严厉,“柔”指宽宥。“刚柔”被认为是“阴阳”的某种具体表现。“刚”与“柔”之间的对立与调和是促成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具体事物或行事中,二者应达到某种平衡,“刚”与“柔”过度都是不好的、危险的。

    43、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44、那么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4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46、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

    47、“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

    48、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

    49、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还是以程朱为准比较妥当。当然朱熹有些解释,也确实有一种心外求法的感觉,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他提倡理,这个“理”虽然本质上是神道理智化,但大体上仍属心法的范畴。

    50、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格物致知的语法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51、董京宇(建筑师、源计划建筑事务所副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