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巴金原名叫什么【70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06-26 11:28 编辑:admin 点击:
  • 巴金原名叫什么

    1、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2、这是巴金的心愿。他的一生,也是竭尽全力这样在做。(巴金原名叫什么)。

    3、1923年5月,巴金还是一个不到十九岁的的中学生,他离开了成都老家,满怀着憧憬,搭一只竹筏木船,经宜宾、上重庆,来到了上海。

    4、活动现场巴金故居为阅读角增加了新的“精神食粮”,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出席今天活动的有:韬奋纪念馆常务副馆长上官肖波、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10号线运维管理部第四d支部书记周丽瑾。三方携手,相互赠送了书籍,以书会友。现场还通过趣味问答:巴金故居在哪里,坐地铁怎么去?巴金先生的原名叫什么?巴金先生比较有名的著作有哪些?等问题和现场的乘客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5、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 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6、我为你这一不幸的遭遇和巨大的悲痛而悲痛,也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天真、纯洁、爽直、善良的年轻朋友,失去这样一位伟大女性而悲痛。连着好几个晚上,我的泪水止不住,从眼角流下来,流到了耳朵里。老天不公,你这么好的人,怎能经此苦痛?我不忍心。

    7、“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但若是论情深,谁也比不上巴金。

    8、那一年,你32岁,早已蜚声文坛。我18岁,还是一个青涩的中学生。因为读了你的小说《家》,因为“鸣凤”“觉慧”等生动鲜活的人物,心生仰慕,开始给你写信。那时候很多人给你写信,而我写得最勤,你唤我为“小文友”,你是我心中的神。

    9、这里面,有彼此诉说深长感情的,比如沈从文夫妇珍惜你赠的书:“过去一些熟人朋友看到我家有您前面那四本(《随想录》),多来借阅。借是借出了,我心里总犯嘀咕,怕收不回,因为上面有您亲笔题字。”

    10、在“过去”与“未来”的当前化中形成时间的漩祸,重点展示人物的即时性心理时间,而小说结尾又往往扯开一道口子冲向未来,体现出一种“向前看”的进化论的时间意识。这是一种全新的、叠加的现在,它使文本在艺术表现上不仅关注人物性格与心理,还关注着人物背后和周边。

    11、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陶、圣陶、斯提、桂山等

    12、巴金原名李尧棠,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却成长在新思潮涌起的年代。

    13、作家金庸:巴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敢于用作品解剖自己的灵魂。

    14、从十九岁时的爱慕到如今的相守,萧珊没有放弃,八年的执着与等待,她终于在巴金的世界里得到了应有的名分,此后的岁月里,烽火连三月也好,运动斗争也罢,都没能将他们分离,此生再没有什么能将他们分离,除了死亡。

    15、这样一份共尝甘苦,相濡以沫的爱,叫巴金如何不感动。

    16、总有人劝巴金:再找个吧,这样异地恋多不靠谱啊。每次巴金都沉默不语,他坚信:战火可以炸毁一切,却毁不掉人心。

    17、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18、1972年8月,巴金在殡仪馆与萧珊作最后的道别

    19、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这个“搏斗”里面。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它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20、再后来,我对你的经典作品《家》进行改编。我的观点是,对小说的改编不应该是匠艺式的,而是一种真正创造性的改编,所以我在剧作中融入了我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和人生感受。可搬上了话剧舞台后,我的改编和诠释也饱受争议。依然是你,自始至终都大力支持,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你认为我的改编让话剧《家》具有了独立的生命。

    21、新华社:巴金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为文学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他秉性耿直,识大体、顾大局。他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他把整个身心交给了人民,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22、给巴金写信的读者不计其数,但读完这封热情洋溢,坦率的信,巴金深受感动。

    23、巴金与家人(12)1936年,巴金与上海爱国女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结识。陈当时是巴金作品的喜爱者,两人由通信讨论作品开始认识。1938年7月,萧珊高中毕业后追随巴金来到广州。直到1944年,已经40岁的巴金与萧珊结婚,两人的婚礼极其简朴,没有任何仪式也一桌宴席。1945年,抗战胜利,女儿李小林出生。

    24、那时候巴金和萧珊受尽了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折磨和摧残,他们咬紧牙关,相互在绝境里鼓励对方,安慰对方,才得以勉强支撑过来。

    25、此后,巴金也遵守了自己的若言,坚决不干涉萧珊的生活,给予萧珊自由,然后默默的等待。他总对萧珊说,你是自由的。

    26、把自己的病写进小说幼年多病的巴金,其实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都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27、而《随想录》的最后一篇,依然和曹禺有关。曹禺去世之后,巴金先生不仅为他题写了墓碑,还写了关于他的一篇文章,叫做《怀念曹禺》。与其说“写”,不如是“说”,当时巴金只能口述,由女儿记下再作补充。巴金本还想着再写一篇纪念郑振铎的文章,可还没完成便与世长辞了。这样,《怀念曹禺》就成为巴金最后完成的作品,《随想录》系列写作就此画上句号。《随想录》第一篇《望乡》、第二篇《望乡》是根据曹禺的讲述而写的,而最后一篇是《怀念曹禺》,可以说,《随想录》由曹禺而起,以怀念曹禺而终。

    28、读过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怀念萧珊》和《再忆萧珊》的人,往往无不为他们夫妇真挚的感情所感动。

    29、那时候,萧珊不叫萧珊,她还是陈蕴珍。萧珊这个名字源于她在学校宿舍里排行第被大家唤为“小三子”,后来索性把笔名取为“萧珊”。

    30、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州,巴金带着萧珊向桂林出逃。坐车换船,防敌机躲炮火,度过了心惊胆跳的九天。在桂林安度几个月后,萧珊又得匆匆跑去昆明的西南联大上学。可巴金却必须得在桂林的出版社继续写稿挣钱。于是两人约定,第二年再见面。

    31、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族。

    32、那一段时期,我就是只按照“造反派”经常高呼的口号和反复宣传的“真理”思考的。我再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倘使追问下去,我只能回答说:只求给我一条生路。六九年后我渐渐地发现“造反派”要我相信的“真理”他们自己并不相信,他们口里所讲的并不是他们心里所想的。最奇怪的是六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学习毛主席的《讲话》我写了《思想汇报》。我们那个班组的头头大加表扬,把《汇报》挂出来,加上按语说我有认罪服罪、向人民靠拢的诚意。但是过两三天上面讲了什么话,他们又把我揪出来批斗,说我假意认罪、骗取同情。谁真谁假,我开始明白了。我仍然按时写《思想汇报》,引用“最高指示”痛骂自己,但是自己的思想暗暗地、慢慢地在进行大转弯。我又有了新的发现:我就是“奴在心者”,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

    33、1927年,巴金自费去法国留学,第二年,因家里破产,便终止学业回国。1933年5月,巴金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家》,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34、他每天将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边,每夜与之共眠。

    35、2005年10月17日,巴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最终他做到了自己的承若,把他和妻子萧珊的骨灰撒入东海,两人永不分离。

    36、他主编的《文学丛刊》《收获》等著名刊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又推出了一大批文学精品;他为我国读者翻译介绍了大量的世界文学名著——几乎在他开始创作的同时,他的翻译生涯也同步开启了。

    37、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38、1984年4月11日,纪录片《巴金》在巴金诞辰八十周年之际开播。曹禺参加了那天的看片,他即兴发言,谈友谊,谈电影,谈得最多的是于“文革”后写作《随想录》的巴金。巧的是,巴金写《随想录》,一开始就与曹禺有着直接关联。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讲到日本妓女阿琦婆故事的《望乡》成为在中国公映的三部日本电影之当时有国人指责该片是“黄色电影”,还有主张禁播的。巴金于此时公开表示反对影片删减与禁演。巴金刚写完《随想录》的第一篇《谈》,曹禺便从北京来上海,向巴金讲述了《望乡》的相关内幕,促成了巴金写下《随想录》的第二篇《再谈》。

    39、后来萧珊听了巴金的话打消了这个念头,巴金平易近人的态度,拉近了这位大作家和中学生之间的距离。

    40、晚年的巴金,有几件心事:其中一件是建立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

    41、再也见不到她活泼的身影了,再也听不到她喃喃细语了,再也感受不到她调皮了。巴金后来写道:“想到死亡,我并不害怕,我只能满怀着留恋的感情。”

    42、冰心评价说到:“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一旦开始,就没有想过要结束。而萧珊,确实也是他这辈子唯一动心的人。

    43、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地主家庭,那是1904年11月25日。嘉兴是巴金先生的祖籍地,巴金的高祖李介庵作为“幕僚”携家入川。

    44、你对我是有“知遇之恩”的,像是我的引路人。1933年,我还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无名大学生,写了一个剧本《雷雨》,四处投稿,不被认可,这对我是个巨大的打击。试想一下,一个年轻作者经过辛勤劳作,写出一部好作品,但无人发现、推荐、评价,那种感觉就像是把自己的文章投在水里,任它浮游四海,没有人来理睬,最伤害作者的自尊心。

    45、作家巴金,主张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被誉为“世纪良知”,受到广大读者的爱戴。李致,是巴金的大哥李尧枚的儿子。李尧枚去世时,李致只有一岁零四个月。长期报道巴金活动的新华社记者赵兰英在一篇采访中说:“在李致的心里,四爸巴金胜过亲生父亲;时常苦恼不被人理解的巴金,却多次说李致是比较了解他的。”巴金除了创作和翻译外,还写了大量的信件,这些信件同样展示了巴金的内心世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巴金曾表示要用通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巴金说他给两个人写信最多,其中之一就是李致。从一九五五年开始,到一九九四年,巴金写给李致的信件有三百多封,……尚存二百五十多封。李致给巴金的信更多。由巴金保留,并在以后退还给李致的有一百八十多封。巴金说:“我本想留着它们,多么好的资料啊!终于决定请你自己保存。以后你替我整理材料,用得着它们。”本书收录巴金写给李致的信两百封,全部影印并附加印刷体,同时选入李致的部分书信,用印刷体排出,供读者了解巴金信件的背景。

    46、因为信里萧珊告诉巴金,她几乎读完了他的著作。还深受他的影响,实践了“战斗”,此前她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转学到另一所高中读书。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有为苦难民众幸福奋斗的决心,参与学生运动,和当时巴金的革命理想价值观相同,这令巴金特别赞赏。

    47、“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思念在纷飞的战火中飘荡,我们注定聚少离多,沮丧时,全靠你的信支撑着我。我记得,暑假时,你来看过我两次,短暂相聚时,头顶常传来飞机轰炸声,在废墟和鲜血的残酷环境里,我们越发珍惜彼此执手相伴的时刻。

    48、正是因为有死亡的存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爱,才显得格外深情而有意义。

    49、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 ,诗人 深受人民的敬仰。

    50、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51、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52、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

    53、也是你,在我晚年消沉的时候,写信劝慰我,你说“感到人活着,无论遇着什么,活着还是要有劲,有点分量”。那时你的身体也不好了,600字的信,你要写很久,每个字都写得很吃力,却依然惦记着我。

    54、1942年,曹禺到了重庆,应聘在复旦大学讲外国戏剧,还教英文。他回忆道:“在重庆时,我穷得不得了,有时一天就啃两个大烧饼,有时连烧饼也啃不上。在这种时候,我就跑到巴金家里,又吃又住。其实他并不富裕。有时候他手头宽裕,就约我到宁波馆子去打牙祭。巴金对朋友永远是那么厚道、宽容、友爱,他永远是我的大哥,我敬重的兄长。”

    55、在这个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都有很多人因为异地而没办法坚持下去,更别说那个战火纷纷,只有书信的年代。烽火连天,人隔天涯,唯一牵系人心的信件,却几度失散,没有任何音讯。

    56、这段岁月,巴金在《回忆萧珊》里是这样记录的:“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四四年我们在贵阳结婚。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她同我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57、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

    58、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59、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不曾办过一桌酒席,可我依然觉得我是天下最幸福的新娘。在耳鬓厮磨的喁喁私语中,我感到了宁静的幸福。那一夜,四周没有一声人语,我记得,溪水流得很急,整夜都是水声。

    60、青少年时期巴金受五四运动影响,渴望自由和追求个性解放,这使他逃离原生家庭,投身于社会改革活动,参与解放底层劳苦群众的事业。

    61、明代的归有光曾写下: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枇杷苗早已经长成大树,可当初那个和我一起种树的人,却不在了。人世间最深的痛大概就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62、2005年10月17日,百岁老人巴金再没有睁开眼。巴金曾说过:“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一如他所愿,巴金家人将他和萧珊的骨灰一起撒向大海,融于海水,永不分离。

    63、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巴金受到残酷的迫害,萧珊也因为与巴金的关系受到非人的待遇。1972年7月萧珊因患癌症住院,而巴金在干校劳动不被允许探望,于是萧珊只得独自在医院接受治疗,半个月后含冤长辞人世。在萧珊去世的3年之后,巴金才获许把萧珊的骨灰捧回,巴金将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边,每夜与之共眠,一直到2005年,巴金去世。

    64、在尘封已久坛子里,巴金当年执意留下的萧珊的骨灰:“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65、“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远了。”

    66、她十分热爱读巴金的小说,沉迷于巴金的长篇小说《家》,这本书像她人生的指示灯一样,指引她去追逐自己的光。和普通读者不一样的是,萧珊读完了书意犹未尽,想认识作者巴金。

    67、每天一大早巴金就得去上海作协接受批斗,遭受的非人待遇,难以想象。回家的路上曾无数次想过就此了断,可每当回到家,都会看到萧珊笑盈盈地站在门口等着他。从不撒谎的巴金在那一刻笑着骗萧珊:“我今天没有受苦。”

    68、我没有提一九六六年。我是六六年八月进“牛棚”,九月十日被抄家的,在那些夜晚我都是服了眠尔通才能睡几小时。那几个月里我受了多大的折磨,听见捶门声就浑身发抖。但是我一直抱着希望:不会这样对待我吧,对我会从宽吧;这样对我威胁只是一种形式吧。我常常暗暗地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我拼命拖住快要完全失去的希望,我不能不这样想:虽然我“有罪”,但几十年的工作中多少总有一点成绩吧。接着来的是十二月。这可怕的十二月!它对于我是沉重的当头一击,它对于萧珊的病和死亡也起了促进的作用。红卫兵一批一批接连跑到我家里,起初翻墙入内,后来是大摇大摆地敲门进来,凡是不曾贴上封条的东西,他们随意取用。晚上来,白天也来。夜深了,我疲劳不堪,还得低声下气,哀求他们早些离开。不说萧珊挨过他们的铜头皮带!这种时候,这种情况,我还能有什么希望呢?从此我断了念,来一个急转弯,死心塌地做起“奴隶”来。从一九六七年起我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我把自己心灵上过去积累起来的东西丢得一干二净。我张开胸膛无条件地接收“造反派”的一切“指示”。我自己后来分析说,我入了迷,中了催眠术。其实我还挖得不深。在那两年中间我虔诚地膜拜神明的时候,我的耳边时时都有一种仁慈的声音:你信神你一家人就有救了。原来我脑子里始终保留着活命哲学。就是在入迷的时候,我还受到活命思想的指导。在一九六九年以后我常常想到黄妈,拿她同我自己比较。她是一个真实的人,姓袁,我们叫她“袁袁”,我和三哥离开成都前几年中间都是她照料我们。她喜欢我们,我们出川后不久,她就辞工回家了,但常常来探问我们的消息,始终关心我们。一九四一年年初我第一次回到成都,她已经死亡。我无法打听到她的坟在什么地方,其实我也不会到她墓前去感谢她的服务和关怀。只有在拿她比较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欠了她一笔多么深切的爱。她不是奴隶,更不是“奴在心者”。

    69、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