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文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热美文网 > 句子大全 >

    位卑未敢忘忧国【66句文案集锦】

  • 发布时间:2023-06-21 13:26 编辑:admin 点击:
  • 位卑未敢忘忧国

    1、⑴病起:病愈。⑵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⑶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江干:江边;江岸。⑷忘忧:忘却忧虑。⑸阖(hé)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⑹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⑺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和銮(luán):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⑻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⑼挑灯:拨动灯火,点灯。亦指在灯下。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4、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5、《病起书怀》载于《剑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6、“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7、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8、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9、2020年10月20日上午,我与忍祥先生如约见面。早早地我就将新近购买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名茶——青砖茶拿到客厅,并将茶具清洗干净,恭候客人的到来。9点钟,忍祥先生兴致勃勃地准时来到家里。

    10、黑格尔说过,人性是复杂的,但意识到人性恶是可贵的。这次的疫情从这方面看也是宝贵的。他剥离了人的繁丽装束,让我们得以看到最真实的人性。可能人性这个话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想做好人,祛除内心的污泥,让人性归善是必要的。这样,才叫不枉活了一生。秉持着善的本心,为了国家,为了亲人,为了我所爱的事物去奉献而得到的快乐才是最甜的。

    11、这个中年男人就是杜甫,他历经磨难,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几个月的新君——唐肃宗。肃宗看着周身衣衫破烂,千里迢迢来投奔自己的满面尘灰的中年男人,心中很是感动,如果这都不算是忠义之士,那普天之下恐怕就没有那样的人了!于是一纸诏令,杜甫获得了左拾遗的官职,这是一个谏官的职位。到此时,杜甫可以说才刚刚正式踏上仕途,毕竟见到了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而且还在他心里还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杜甫想,自己终于可以践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了,他踌躇满志,修养完身体之后,精神振奋,准备大干一场。

    12、次年,北伐还没能成行,幕府就解散了,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范成大是陆游的上司,二人经常以文会友,无视上下级之间的规矩(以文字交,不拘礼法)。

    13、这句话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14、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至今活在我们心中。他们为了保卫国家,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许多仁人志士为捍卫民族主权而慷慨就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多杰出人物,他们放弃国外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

    15、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16、      八百多年前,一位瘦弱的老人,于冷雨飘零国破家亡之际,笔走龙蛇,写下千古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17、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18、我已经不舍得去回望以前的光景,同样是一个干冷的,鲜明的冬天,但这次确乎是彻底的冷瑟到了每条街巷里,变化得太令人讶异了。

    19、许多媒体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都会引用一句话:「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幸好中国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中国。」

    20、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21、《病起书怀》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22、这场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早有预兆的变乱,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李隆基失去了他的天下,而杜甫则失去了他方才得到的小小的官职。

    23、     我也永远也忘不了那些在第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他们厚重的防护服下,是疲惫不堪的躯体和坚定如一的灵魂。我看过刚二十出头的年轻医生在一遍遍消毒水洗手后红肿的手背,也看过他们24小时几乎昼夜不合眼的悉心照料病房里隔离的患者,甚至在过年的那些天,他们自掏腰包给病人们买了对联,为的就是他们的一份心安与慰藉……

    24、曾经,我们经历过1894年甲午海战的屈辱,1937年江阴自沉的惨烈,也有过1974年西沙海战的壮举,1988年314海战的反击。再看今天祖国的海军实力,可以通过「军武次位面」近日发表的文章中的一段文字,直观地体会这种变化:

    25、全文意思为,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26、1998年,忍祥先生正值天命之年,也是他大显身手的黄金年代,由于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忍祥先生不得不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后的他工资200多元,看病还不够,全家的生活、小孩的学费等等开支,常常是入不敷出。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关心时事政治,坚持撰写理论文章。2006年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全体共产d员始终把学习d章、遵守d章、贯彻d章、维护d章作为全d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并对深入学习贯彻d章提出了明确要求。张忍祥不厌其烦,4次从岳口乘车到天门城里购买新修订的《中国共产d章程》。当他拿到《d章》后,如获至宝,顾不得近百里路程的奔波劳累,连夜学习数遍,撰写了长达一万多字的论文《退休职工d员也要学习贯彻d章》,发表于《人民网》,受到了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的好评与重视,并批转天门市委组织部在全市d员中宣传学习。

    27、杜甫在短暂离开长安之后再次困居长安,从秋到冬,从冬到春,除去为国家担忧,他也时常怀念他的家属,被自己暂时安置在鄜州的妻儿现在怎么样呢?他长久得不到家中的消息,并且听说胡人到处残杀,甚至鸡犬不留,他们是不是已经遭遇不幸?想到这里他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转眼之间,中秋节又到了,那天夜里杜甫正在昏睡,忽觉眼前一片清亮,是天亮了么?今天的天怎么亮得这么早?杜甫从方才睡觉的烂草垫上爬起来,走到窗前,只见一轮明月正高悬夜空。哦,是月亮升起来了,看着这轮圆月,杜甫心中对妻儿的思念源源不断地涌出,他嘴唇颤抖着,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颤声吟道:

    28、如果我们看政府的应对措施,那么这次新冠肺炎的大考,政府的确是合格了,而面对我们公民呢?就算将来我辈创造出再严密的防控措施,倘若我辈依旧不得成长……吾辈不可不忧矣!

    2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0、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31、最后两句“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32、海水再次涌入你的鼻腔,黄海的咸且腥的水。你已不再有任何知觉,海水吞没了你,一尾小鱼从你的鼻尖上游过,它游动的尾鳍掠动了你的睫毛,你努力想再一次看一眼这生活过三十九个春伙的世界,可是一切已然远去,小鱼受惊般倏然游走,如一支离弦的羽箭。海水又涌了上来。 

    33、诗的前两句写事,写诗人自身的现实处境,以及诗人满腔热忱的报国志向,以两者间的差异点明诗人悲凉的心境。诗中的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句话也是全文的中心主旨“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表达了诗人对迈过眼前挫折的决心,心中仍旧以国家大事为重。

    3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35、    祖国,这两个字仿佛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带着一股亲切感,这两个字眼的背后,是广袤的山河,涓涓的细流,是土地上生活的飞鸟走兽和数亿人民,是一片生机勃勃,是每一个国人心中的净土,对于祖国的热爱,像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喟叹与悸动,令人难以割舍。

    36、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37、     壹仓优品深深根植于广阔农村土地,致力于开发下沉市场,我们将承担社会责任当成企业己任,将“让农村无假货”作为企业使命,不但要做到“义利兼顾”,更要“以义为先”。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尽管壹仓优品还不能算上大公司,但我从来没有忘记忧念国事。因为自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我总是想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做善事,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今天开展这个活动的意义,就是旨在弘扬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彰显新时代企业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

    38、公元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杜甫从吴越漫游归来,回到了东都洛阳。对于洛阳,他是很熟悉的,因为他几乎整个青少年时代都是在洛阳度过。祖父杜审言曾在此地任洛阳丞,杜甫四岁那年生母去世,父亲杜闲远在山东兖州做官无暇照顾他,年幼的杜甫便长期寄居在洛阳的二姑母家里。姑母对杜甫视如己出,十分关爱,且承续了杜氏家风,让杜甫在二十岁之前寓居洛阳这段时间里,获得了很好的教育,为他日后在诗歌创作上大放异彩提供了宝贵的积累。

    39、相比之下,在前线日夜辛劳的工作者、研制疫苗的科研人员,他们冒死工作,虽然普通,但我以为,比在网上质问讽刺,直接的多,有效的多,也高明的多。

    40、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41、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笔泼墨,写下此诗,"位卑“句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42、兵车行本是乐府旧题,杜甫给它赋上了新的现实主义内涵,在诗中他摹写了百姓与亲人送别的惨状,传达了征夫的诉苦。用简洁明了的笔触,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种灾难在常人看来或许只是暂时的,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它无疑给李唐王朝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43、安史之乱以前,杜甫困居长安那十年,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一起度过的。那段日子,他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回忆。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杜甫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但是,即使生活困苦若此,也得看到一点微茫的希望,于是杜甫在诗歌的结尾写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他在心里对妻子说,何时明月才能与你共赏呢?真希望那一天赶紧到来。

    44、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无数人都想起了曾经的中国。

    45、这首诗从诗人身体衰弱、客居江边的现实境况起笔,以夜读诸葛亮《出师表》煞尾。诗人一生屡遭顿挫,年过半百仍壮志难酬。却在诗中说“事定犹须待阖棺”,表明他对前途依然充满希望。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可谓本首七律的“诗眼”,与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样,都表明作者虽然地位卑微,但从未忘却忧国忧民的责任。这句话也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之士用以自勉自励的座右铭。尾联写诗人夜半挑灯细读《出师表》,含蓄地表达了忠心报国的愿望。

    46、写作这首小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严武也从朝廷还镇成都,杜甫从暂时避乱的梓州回到成都草堂。老友再次重逢,杜甫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47、    我们每个人在漫长的人生中都会有坎坷曲折,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险阻,除了寻求帮助,更重要的是要自强不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将会帮助我们翻越面前的一座座大山。有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退缩。所以遇到困难时要记得保持一颗勇敢的心,相信你只要勇敢前进,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帮助你。那双手也许是我、也许是壹仓优品、也许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家人,甚至可能是社会上的陌生人。有时候我们受自身能力所限,无法克服客观条件的桎梏,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强大的心,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取得一番成就。比如我们在仓库工作的兄弟姐妹,再努力再能干,也不可能一个月拿几万块钱的工资,因为工种限制了你的收入。但只要我们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持续不断地努力,一定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最好,成为这个领域的标杆。

    48、这两句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全文为,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49、“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全文为:“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50、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他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位卑未敢忘忧国,语出陆游《病起书怀》诗:“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位卑:地位低微。职位、地位虽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记忧念国事。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任感。

    51、事情是这样的,公元756年十月,房琯脑子一热,上表皇帝,请求亲自率军收复两京。唐肃宗一听,好呀,在国家危难之际,还有您这样不怕死的英雄,肯为朕领兵出征。于是呢,房琯便受任于危难之际,任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与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一同征讨叛军。房琯出兵后,将军务全部委托给书生出身的李揖、刘秩,并道:"叛军的曳落河骑兵虽强,但怎能敌得过我的谋士刘秩。"他将部队分为三军:杨希文率南军,从宜寿进军;刘悊率中军,从武功进军;李光进率北军,从奉天进军。房琯又以中军、北军为前锋,于十月二十日抵达便桥。

    52、很早之前就听到过八百里洞庭水波的浩渺,今日登上岳阳楼之后,仍然被你所震撼。天地之间是多么辽阔啊,而我置身其间,却是那么地渺小可怜。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漂泊,一直在追寻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多少年了,没有家乡的音讯,那里一切都还好吗?可是,我过得一点都不好,此时我疾病缠身,苟延残喘,陪伴我的却只有这一条小舟,或许,最终我只能下这小舟之上终老吧。想到这里,两行浑浊的老泪顺着诗人饱经风霜的脸颊流下。我老了,可是关山以北的战火还没有平息,让我怎能心安呢?

    53、五六句“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

    5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今浙江绍兴人,生于今河南开封,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55、不过,我的心境还确实是跟以往的这个时候有些异样了,尤其漫步在外,遇上每一个路人的一刻。我慢慢的,极其细腻的体悟到了当一个大事件来临的时候,这个世界的一小小部分的神情与状态,有时候忽然觉得,有些事情真的实在来得太快,太过于猛然,却没有猛然惊醒我。我只是在屏幕与现实间来回地寻找着些什么痕迹,或也算是一种证实吧,来认明现在这个时候,还正在在不知道多远的地方,发生着些什么意外。

    56、这些人一定是得了冠状病毒,否则怎么会带着这样的火气和不甘呢?国家得到了冠状病毒的消息后、立即启动了防疫预案,隔离感染者,宣传少出门,透明疫情信息、还让银行免息贷款给生产商、保证口罩的供应、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网上疑神疑鬼呢?退一步说,也许病毒太厉害,得病的人的确太多了,即使是中国基建这样的速度、一周建起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还是太小了、不够这些“得病”的老爷们住。没有隔离措施,才让他们这样迫切的“忧国”吧。

    57、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是一个令全体中国人民难忘的春节。

    58、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心系国家,为国家尽到自己的一份力,这是我们每一名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世间最柔美、最强有力的光! 

    59、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两句话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60、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61、人心在哪里呢?人心在心房里。心房在哪里呢?心房在身体里。身体在哪里呢?身体在国家里?人心又是有感知的,外界对身体的好,能传导到心灵里来。

    62、公元769年春天,杜甫离开岳阳。“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春天来了,桃花盛开,云帆升起,他又要出发了。杜甫乘船经由洞庭入湘水上溯,欲往衡州投奔少年旧交——时任衡州刺史韦之晋。三月,船抵潭州。数日后,继续溯湘水南行。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四月,杜甫抵达衡州时,才知道他要投奔的旧交韦之晋已于三月间改任潭州刺史,并且已到湘潭任职。杜甫闻讯后,蹉跎不已,便准备掉船而回。不幸的是,这年四月底,韦之晋突发急病,卒于潭州。杜甫到衡州,本为投韦,今既如此,无意久留,是夏当即复归潭州。此时的杜甫生活无依,只能在潭州以舟为家,在湘潭附近的湘江之上漂泊无定。困顿的生活折磨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杜甫,不禁让人感叹命运怎能对一个人如此不公?贫病加交的杜甫,在这简陋的小舟之上写下了《楼上》,记叙自己这些日子的生活:

    63、杜甫被贬为华州司空参军之后,没有任何实权,这个职位对他来说犹如鸡肋,杜甫觉得自己的政治理想恐怕难以实现了,长痛不如短痛,便果断递交了辞呈。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七月,已经四十七岁的杜甫再次踏上征途,他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月,往同谷。十二月,入蜀,至成都。次年,杜甫卜居浣花溪,开始了他在成都的短暂的稳定生活,也开启了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黄金时代。

    64、他是一名退休的古稀老人,且长期生活在天门市的一个小镇上。我与他的初识缘于他撰写的一篇理论文章。

    65、公元757年,至德二年,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